第三十九章 行動之後(第1/4 頁)
達里爾·託烏斯出身於託烏斯家族。
這個家族是一個傳統的軍事貴族,在公國時期屬於康納馬拉家族的分支,紮根於陸軍部隊。
只是在那個時候,公國的陸軍部隊屬於裝飾作用,沒有太大的實權。
這裡常年有諾里安王國的一個集團軍駐紮,所以本地軍隊尤其是陸軍基本沒什麼地位。
有的時候甚至可能連警察都不如,警察管的範圍都比他們要寬。
被安排進陸軍部隊足以說明託烏斯這個分支到底離主脈康納馬拉的關係有多遠。
一般貴族都會安排到軍需官這個位置而不是陸軍。
軍隊這種尷尬情況一直持續到九國大戰才有所改變。
諾里安王國在宣戰之後,完全沒有預料到奧古都斯帝國早就在兩國邊境上埋伏了一個集團軍的兵力。
且帝國動用了大量曾經埋藏起來的暗線。
帝國的情報部門一時之間完全壓制了諾里安王國的追獵者以及軍隊的諜報部門。
這導致王國邊境的狀況變得如同迷霧一般。
軍部總指揮根本不清楚前面是個什麼狀況,地方是否失守,還是否有部隊堅持,堅持的部隊情況如何,都不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諾里安王國前期只能收縮防線,聚攏自己的防守力量,保住自己重要的區域。
距離奧古都斯帝國較近的大量諾里安附屬國被拋棄。
艾斯弗洛列公國算是比較幸運的。
雖然它的地理位置處於戰爭的前線,但是接觸面很小。
駐紮在此地的諾里安集團軍迅速出擊,很快就擊潰了帝國的小股滲透部隊,讓公國有了喘息的機會。
然而這支集團軍很快就接到了來自王國上級命令。
因為他們的建制完成,通訊暢通,於是變成了一大片地域的“救火隊”,需要派遣大部分的兵力支援附近的戰區。
所以艾斯弗洛列公國要想保住自己,必須自行武裝起來。
於是原本被輕視的陸軍軍隊受到了重用,資源進行了傾斜。
到威斯蘭絞肉戰爆發時期,公國軍隊的發展也到了頂峰。
全國戰爭機械全面開動,整個國家上上下下基本都在為前線服務,這讓公國一度擁有上百萬的軍隊。
相當於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參軍。
這樣臃腫的軍事集團在戰爭結束後自然不想被就地肢解。
於是他們和想要擺脫諾里安王國的艾斯弗洛列家族合作。
軍隊支援王國的獨立,而王國許諾軍隊高層的利益。
託烏斯家族作為常年根植于軍隊的家族,自然就成為了新貴族的中堅力量之一。
他們一直渴望著成為本家康納馬拉那樣的存在,所以後代在參加軍校同時,還要進公學進修,培養文化水平。
只是,上百年的時間足以扭曲一個事情的初衷。
到了達里爾這一代,他們只是把文化當做裝飾品。
遇見本該比自己落魄結果拿著的裝飾品卻比自己還要華麗的人怎麼辦?
當然是要好好教訓一頓的,落魄之人怎麼配擁有這麼好的裝飾品呢?
於是當作為新貴族存在的達里爾在文化上比不過落魄舊貴族的莫萊德的時候,矛盾自然就產生了。
可惜,此時的達里爾似乎要比他想要教訓的物件,躺在醫院裡的莫德爾,更慘。
他揹著垂死的老神父逃到了地下管道系統中,用刀割掉自己錯位的手指和腳趾,靠在骯髒的牆壁上休息。
偶爾有一兩個地下流浪者貪婪地看著他那雙“閃閃發光”的皮鞋,但是一旦往上看見那如同得了瘟疫一般的面板,這些人還是意識到生命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