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雞兔同籠假設法(第1/2 頁)
“第一題:(算數題十分)帝國有老農,養雞兔一百,足有二百七十六,問雞有多少?兔有多少?”
“第二題:(寫詞題二十分)假如你是李華,中秋佳節將至,請你給遠方的親人寫一篇詞,述說心中的情感。”
“第三題:(寫詩題二十分)假如你是李華,你此次科舉未中,在京都渾渾噩噩,花甲之年在郊區草屋,回望自己的一生,作何感想?”
“第四題:(策論一百分)請以下九流中的一個身份代入,假如你要造反,如何推翻乾龍帝國?”
......
傻眼了,不止是許浪傻眼了,其他考生也是如此。
此次參加科舉考試的,幾萬之眾。
不過最近科舉考試的題目都是如此,一個數算題,一首詩,一首詞,和一篇論述作文題。
“哎,這個題目還要考一天一夜,放在我老家,最多給你兩個半小時。”
許浪估計,自己做完,下午都不需要吃飯,就可以交卷。
不過話說提前交卷,會不會被考官認為自己蔑視科舉,把自己的考卷胡亂塗抹之類的。
沒有過多考慮,每一道題目下面都有大量空白之地,留著答題。
許浪拿起筆就開始寫,什麼草稿,思考之類的,完全不存在。
“古代科舉考試,不用寫解,不然許多考生都會被扣分。”
第一題,第一種做法,假設雞有x只,兔有y只。
那麼x+y=100。
雞有2條腿,兔有4條腿。
所有2x+4y=276。
用第一個等式左右兩邊同時乘以2,然後用下面的減去上面的可得2y=76。
所以y等於38,x等於100減去38等於62。
“一分鐘不到,我就口算出來了,不過乾龍帝國還沒有引入阿拉伯數字。也沒有學過二元一次方程組,更不知道等式的性質,加減消元法。”
許浪思考片刻,決定用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口算,第二種才是二元一次方程。
隨後用帝國讀書人的寫法開始寫在試卷上。
“解法一:雞兔共一百隻。假設全部是雞,那麼就應該有兩百隻腿。”
“但是現在有腳二百七十六,也就是多了七十六隻。”
“這七十六隻就是兔子的兔了,而兔子的腳已經被算過兩隻腳,因此七十六取一半。”
“綜上所述:兔子取一半,七十六的一半,可得三十八隻。一百隻裡兔得三十八隻,故而雞得六十二隻。”
許浪寫完這幾段話,嘴角微微上揚,輕輕的吹了一下宣紙上的文字,讓它儘快變幹。
沒辦法,這個題太簡單了,不多整幾種解法,都對不起我這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
隨後又在旁邊繼續寫道。
“解法二:現在地上有足二百七十六,我讓雞兔全部抬起兩條腿,如果它不抬,我一棒子打下去,雞就飛起來了。兔子兩隻後兔著地,不抬也沒有關係,可以假設它抬了。”
“那麼一百隻雞兔,每一隻抬了兩足,一共抬了二百足。二百七十六足,就只有七十六了。”
“七十六足,就是兔子的前面兩隻小短腿,取一半,即是兔子的數量。”
“綜上所求:可以不用管它抬不抬腿,兔子三十八隻,雞六十二隻。”
許浪思考再三,還是決定不寫方程組了。
主要是那些符號和字母,閱卷老師不認識,那可就完蛋了。
“解法三:二元一次方程組。假設雞有甲只,兔有乙只。則甲加乙等於一百隻。
二乘以甲,加上四乘以乙可得二百七十六。
經過一些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