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鯉(第1/3 頁)
“您先看看,要不要畫設計圖?”
趙綸還貼心的找來了筆和紙。
據他所知,一般核雕師,都會事先根據核料的紋路,來做大致的雕刻安排。
“我看看。”
秦淮便接過兩枚官帽,長這麼大,確實是第一次見這麼昂貴的材料……
這一對官帽,僅僅是原料,價值恐怕就超過十萬。
民清時期有有句俚語:貝勒手上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
可見它們貴得這麼離譜,也是有道理的。甚至不乏有富商豪擲幾十萬求一對核桃。
當然還有更貴的——比如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仿品橄欖核舟。
“不錯的品質。”
秦淮將一對官帽放在手中把玩,碰撞之聲如骨如牙如金石之響。
的確高階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
逼格一下子就拔高了。
‘不過,我是來給它賦予更高層次的藝術價值的。’
秦淮收回了玩心,凝神細看。情不自禁嚴肅了起來。
眼前官帽的皮質細膩,脊紋發育飽滿,首尾相銜,自帶一種嶙峋錯落的氣勢。
屬於難構思,又不好下刀款。
“是不適合雕刻嗎?本來是想將它們送給老爺子手療把玩。但老爺子已經有一對二十年的核桃了,再送沒價值,所以想到核雕……”
趙綸見秦淮一臉嚴肅,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所謂手療,就是利用核桃的尖刺、凸起和稜角,採取揉、搓、壓、扎、捏、蹭、滾等技法運動雙手,壓扎掌上穴位,刺激手上反應區,從而達到舒脈通絡、活血化淤、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效果。
乾隆詩曰:“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說的就是核桃的延年益壽功能。
“秦大師?”
趙綸試探性的詢問。
“請保持安詳。”
秦淮打好了腹稿,直接開啟木盒,三柄刀排開,一張白紙墊在桌面,檯燈亮起,光源充足。
‘來了!’
滿懷期待的趙綸和魏老闆嚥了嚥唾沫。
只見秦淮在核桃料上隨手雕了雕,雕出了幾枚靈動的小鯉魚,這才小心的拿起一枚官帽,巍巍然在果核上施刀。
第一刀,波瀾不驚。
柔滑,細膩,沉穩的線條,在秦淮的刀下,在詭譎多變的脊紋上緩緩拉出。
這根線條,深一毫則僵硬,淺一厘,則顯浮誇。既有入木三分的力道,又有羽化登仙的飄逸。
似乎吹一口氣,它就能從核桃表面脫落。
魏老闆滯住了呼吸,睜大雙眼,目不轉睛。
自從閻老先生封刀,已經很久沒出現過這種舉重若輕的核雕師了!
舟山一位名師曾說過,像閻老先生那樣,將篆刻刀運用到舉重若輕、行雲流水的程度,靠的是運刀走刃的技藝和揚鞭策馬的果敢。
技藝可以苦練幾十載。
但那份果敢,則需要與眾不同的膽魄與天賦。
秦淮的第一刀,雷厲風行,不見絲毫遲疑,卻又千錘百煉。
這也許就是不可或缺的核雕天賦?
‘對了,我昨天好像試圖回購秦淮的練手作品?’
魏老闆思維一宕,想起昨天的事,突然臉色燥紅。
以秦淮出神入化的核桃微雕技術,就算是練手作品,他也回購不起啊。
虧他當時還沾沾自喜,以為是在幫助秦淮省錢……
三百枚核桃,全部回購了,恐怕得把一年的利潤搭進去。
不過,這樣貌似挺賺的呢!
只要先把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