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你不會是不想交房租了吧?(第1/3 頁)
就如閻老先生所說,千鯉的誕生,其實是秦淮在狀態一直亢奮的情況下完成的。
這種狀態出現在核雕師的創作過程中,是極好的事情,但終究不能一直期待。
假若有一天沒狀態呢?
自然是罷工。
假如幾個月都沒狀態呢?
那就罷工幾個月——核雕名師們都這麼幹,沒有靈感就罷工。
簡單粗暴。
所以一位名師一年估計也就雕刻十件來作品。這還是高產狀態。
也正因此,核雕市場,一直是供不應求的。
名師稀少,把玩的人數與日俱增,但名師時常斷雕拖雕甚至不雕,使得供求關係更加緊張。
雖然說秦淮現在也可以選擇罷工,但要真的三個月都沒靈感呢?
任務失敗,獎勵消失,也蹉跎了時間。
閻老先生說,他這一生八十載,一晃眼就過了。秦淮也怕韶光易逝。
這麼多傳統技藝等著他去觸碰,去深入瞭解,去發揚光大……
怎麼能白白把時間浪費在等靈感上呢?
秦淮要主動尋找靈感。閱讀可以帶來靈感,閱歷可以積累靈感,出門感受生活,可以捕捉靈感……
……
於是秦淮披一件外套,乘車前往玄武湖。
這裡是古水師訓練場,一段古城牆依舊矗立。
城牆上有明亮燈光,牆下一條道路,路邊水杉成林,環境幽雅,可以說是煙柳畫橋了。這個季節,正是旅遊淡季,遊人稀少,清清靜靜。
水波拍案,發出嘩嘩的水響,閉上眼睛,發揮想象力,便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為什麼會來這裡呢?
因為秦淮要感受一下水。
水,無處不在,但真正以藝術的眼光去感受,秦淮還從未有過。
以前的秦淮很俗,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現在要用藝術視角來欣賞山水,感覺又是不同。
沿著湖邊的道路緩緩行走,路燈和月色痴痴的纏綿在一起。
玄武湖有船。
秦淮的目標就在這裡。
租的一艘小舟,放入湖裡,開到湖中央,然後停了下來。
涼月滿天,湖面升起寒氣,隔絕了繁華鬧市,遠處城市的喧鬧似乎都寂靜了下來。
只有水波舔舐船底,津津有聲。
秦淮簡簡單單的躺在舟中,腦袋枕著手臂。
仰觀‘山高月小,泛舟遊湖,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一派平時難以窺見的美景。
這幅光景,和蘇軾泛舟赤壁有幾分相似。
希望靈感會突然蹦出來。
‘期待中。’
如果不行,那秦淮也只能天天來這邊‘悟道’了。
若再不行,就去赤壁,親歷一下原汁原味的風光。
……
柔和的月光映照湖面,水光瀲灩。
有很多詩句浮上胸口,在腦海中掠過,構成一幅幅畫面。
秦淮心中一派寧靜。
寧靜可以致遠。也可以使思維更純粹。
秦淮開始將周圍的景色與意境納入核舟中,想要提煉出一種意象,來表現出明月與江水交融的意境。
之前練習核雕的過程中,秦淮的雕刻技術已經做到了栩栩如生。
但,這還遠遠不夠。
藝術,不就是一直追求精益求精嗎?
秦淮放開思維。
在水墨畫中,月亮都是直接畫出來,或是掛在柳稍,或是碎在水面,或者用滿地清霜來表現月光。
核雕是工筆的,精細的,寫實性強的。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