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奪魁(第1/2 頁)
且說劉表為何會親自開口,同意武將出身的劉封參與詩作比試呢?
這背後自有緣由。
劉表初見劉封,見他儀表堂堂,身姿挺拔,英武之氣盡顯,心中便對這位英俊少年萌生好感。
此時劉封毛遂自薦,他樂得給這少年一個展示的機會。
說到底,劉表或多或少有些顏控,見劉封生得如此不凡,便動了惻隱之心,想看看這少年究竟還有何本事。
見劉表已然表態,劉備雖滿心無奈,但也只能悻悻坐下。
周圍那些文人雅士的目光,帶著幾分好奇與質疑,紛紛落在劉封身上。
“這位便是‘府外侍母’的劉公仲?瞧著倒也算得上一表人才!”
“確實如此,只是剛剛王仲宣所作之詩,實乃上乘佳作,眼前這少年郎又怎能與皓月爭輝?”
“而且我聽聞這劉公仲不過是一介武夫,也不知哪來的勇氣,竟敢在劉荊州面前獻詩……”
一旁的王粲更是斜著眼睛,滿臉不屑地打量著劉封,彷彿在看一個不自量力的小丑。
人群中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如嗡嗡的蒼蠅聲,不絕於耳。
但劉封卻仿若置身事外,他微微皺眉,略作沉吟,而後緩緩開口,聲音清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隨著劉封最後一個字落定,宴會廳內剎那間一片寂靜,彷彿時間都凝固了。
眾人臉上的神色各異,微妙至極。
如果說王粲的詩,如同一把鋒利無比的刀,毫不留情地剖開了戰亂的殘酷現實。
那麼劉封的詩,則好似一道曙光,直直地照進了人們內心深處對平定亂世的渴望,喚起了眾人心中那股熱血。
然而,劉封的這首詩卻也如同一把雙刃劍。
它一方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劉封的豪情壯志,可另一方面,卻不經意間觸碰到了士族文人那敏感的神經。
尤其是最後一句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讓在場的許多士人心中頗為不悅。
現場的氣氛也因此變得凝重起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此時坐在劉封身邊的劉備,也是一臉若有所思地看著眼前的劉封,眼神中透著幾分疑惑與驚訝。
原本劉封在吟誦這首 “挪用” 自唐代楊炯的《從軍行》時,便已隱隱意識到似乎略有不妥。
但在這戰亂紛飛的大環境下,席間眾人卻仍是一味地粉飾太平、醉生夢死,這讓劉封心中煩悶不已,索性一咬牙,還是借用了這首詩。
此刻,看著眾人的反應,劉封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苦也,苦也!
本來只想著利用這次機會,在這些世家名門面前好好地刷一波聲望。
卻沒想到一時衝動,終究還是用了這首不太合時宜的詩,這下可把在場眾人給得罪了,這可如何是好!”
“啪啪啪 ——”
就在這時,忽然響起的掌聲,打斷了劉封的懊惱,也瞬間吸引了在場眾人的注意。
循聲望去,只見那鼓掌之人是一位年齡與劉封相仿的少年文士。
他身著一襲青衫,身材略顯消瘦,卻透著一股儒雅之氣,尤其是那一雙眸子,格外明亮,仿若藏著星辰。
此時少年文士正一臉認真地鼓著掌,彷彿全然沒有察覺到現場氣氛的詭異。
“元直!休要胡鬧!”
一聲急促的低喝從少年身旁傳來,卻是荊州別駕劉先。
他一臉焦急,生怕這少年闖出什麼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