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打探局勢的江東(第1/2 頁)
魯肅的目光迅速掃過營帳內眾人,最後落在劉備身上。
他拱手行禮,聲音清朗:
“久聞劉皇叔仁義之名,如雷貫耳。
如今天下大亂,曹操勢大,已危及江東。
皇叔乃漢室宗親,不知對當前局勢有何見解?”
魯肅表面上語氣平和,實則暗藏試探,試圖摸清劉備一方對局勢的判斷以及應對之策。
劉備微微欠身,正要開口,一旁諸葛亮手搖羽扇,輕輕一笑,搶先說道:
“子敬先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今平定荊州,其野心昭然若揭,已非止一日。
此次揮師南下,意在鯨吞天下,江東亦危在旦夕。
孫劉若不結盟,必被曹操各個擊破,此乃大勢所趨。”
諸葛亮眼神銳利,緊緊盯著魯肅。
魯肅心中一凜,暗道諸葛亮果然敏銳。
他不動聲色,目光一閃,微微點頭道:
“孔明先生所言極是,我家主公亦有此憂慮。
只是曹操勢力龐大,孫劉聯軍與之抗衡,勝算幾何?還望先生明示。”
魯肅這一問,看似是在詢問勝算,實則是進一步試探劉備一方的實力與信心。
諸葛亮心中明白魯肅的意圖。
他輕輕揮動羽扇,神色鎮定自若,說道:
“曹操雖兵多將廣,但遠道而來,疲憊不堪,且不熟悉水戰。
荊州百姓歸附劉皇叔,並非真心向曹,其內部矛盾重重。
我軍雖暫處劣勢,但將士用命,又有荊州之民支援。
若孫劉聯盟,共用水軍之利,憑藉長江天險,再以荊州為依託,相機而動,曹操雖強,亦不可懼。”
諸葛亮言辭懇切,條理清晰,試圖用局勢分析打消魯肅的顧慮。
魯肅聽聞,心中暗自思忖,諸葛亮所言有理,孫劉聯盟確有可為。
但他仍不甘心就此表態,繼續試探道:
“話雖如此,然我江東基業來之不易,主公必然謹慎行事。不知劉皇叔此次戰敗後,還能有多少兵力與我江東共同抗曹?”
劉備微微皺眉,正要開口,諸葛亮卻搶先說道:
“子敬先生,兵力多寡並非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
我軍雖經戰敗,但元氣未傷,且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再加上劉琦公子在江夏的兵力,合兵一處,足可與曹操一戰。
更為關鍵的是,我軍抗曹,乃是正義之舉,順應民心,此乃無形之兵,威力無窮。”
諸葛亮並沒有直接回答兵力問題,反而向魯肅強調了士氣與民心的重要性。
魯肅心中對劉備一方的實力和決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他微微點頭,心中已有了主意。
這時,劉備誠懇地說道:
“子敬先生,曹操乃天下公敵,孫劉兩家若不攜手,恐皆難自保。
還望先生能在孫將軍面前美言幾句,促成聯盟,共抗曹操。”
魯肅看向劉備,又看看諸葛亮,沉思片刻後說道:
“劉皇叔與孔明先生的誠意,肅已感受到。
此事關乎重大,還需主公定奪。若皇叔真心結盟,肅願牽線搭橋。”
諸葛亮見時機成熟,接過話茬說道:
“子敬先生,為表誠意,亮願親赴江東,面見孫將軍,共商結盟大計。”
魯肅大喜,說道:
“如此甚好,若孔明先生能去,必能與我家主公坦誠相談,促成聯盟。
孫劉聯盟若成,必能抵禦曹操,保一方太平。”
劉備聽聞諸葛亮要前往江東,心中陡然一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