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火烤肉(第1/2 頁)
於是,我便又出洞去尋找用來鑽木取火的材料了。
我好容易才在野外找到了一段幹木頭,順帶折了一抱幹樹枝和拾了一些乾草及枯葉回來。乾的樹枝可製作成鑽木。我可不敢指望一次就能成功,所以得多尋些回來。多餘的則可用來燒。乾草及枯葉是用來引燃樹枝的。但最難弄的是要有細小的幹木屑或火絨,這才是鑽木取火最關鍵的引火之物。
我先把用作鑽木的幹樹枝條在石臺上磨尖了一頭,拿在手裡搓動著試了試還比較稱手,這算是制好了鑽木。再用尖石在那段幹木頭上費了不少勁兒才鑿出了一個與鑽木差不多大的坑洞出來。但那點兒碎木屑顯然又少又不易收集起來,這倒是差點兒難住了我。
算了,看來碎木屑還得另行製作!我想到了幹樹枝砸碎了不就有碎木屑了麼?於是我便找了些細小的幹樹枝來用石塊砸了許久,以確保那些碎木屑足夠細碎,便於生火。木屑裡有纖維,也好把火種移到灶裡點燃枯草和枯樹葉。
燒火的灶我就做得簡單了,用一些碎石來圍成的,只需要擋住火不往外面燒就行。
我還作了預備方案,那就是把一些枯草和枯樹葉揉碎後放在順手的一邊,只要取火的碎木屑一燃起了火星,就把揉碎了的枯草和枯樹葉渣渣些堆上去,使火星易於引燃它們形成火苗。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就開始賣力地鑽起那幹木頭來。哪怕我明白其道理,作為風燧這個原始人,力氣也好,手掌上也皮糙肉厚的,但要鑽出火星來也確實不容易!鑽了好久,才見到木頭有點兒冒白煙了。我不敢鬆勁,強忍著手掌與鑽木摩擦產生的火辣辣的感覺,繼續使勁地搓動著木棍。終於,看見那幹木頭鑽孔內冒出青煙了,我仍不敢鬆懈,還得使勁鑽。
直到看到鑽孔內有不少火星了,我才丟開鑽木,把取火的碎木屑塞入鑽孔內。但可惜的是,我的手腳還是稍慢了些,並沒能讓鑽孔內的那些火星引燃碎木屑。
看來,鑽木取火還得多個人協作起來才好辦!可見,燧人氏當初鑽木取火是何其艱難!
華氏三姐妹外出採集東西去了,兩個小傢伙只是好奇地看著我,並幫不上忙。他們更在意的是我打回來的那頭麂子!我一下子沒轍了,想等華蕊她們回來了再幹。
停下來休息時,我卻不經意地看到了洞內巖壁上的鹽霜。這不正是硝鹽麼?現在鑽孔內已經有了層黑色的碳粒了,若加入硝鹽,那不就易燃了麼?
於是,我去採了些硝鹽霜來放入鑽孔中,還加了點兒碎木屑在裡面,又鑽了起來。
這回就順利多了,沒鑽多久,鑽孔內火星就多了,還可勁地往外濺。這下子火就被我引著了!
我小心地在灶裡生起了火。兩個小傢伙看得很是好奇,也忘了圍著那麂子轉了,都圍過來看我燒火。隨著我向灶裡添柴,火苗升騰起來,大的個傢伙還壯著膽往灶丟了幾截樹枝,見到樹枝也燃了起來,竟高興得有些要拍起手來,還要想往裡面添柴。
不過,為了防止火燒得太大了,或者怕他們把火引出了灶外,萬一引燃了鋪著的枯草,就把這個洞府給燒了,所以我制止了他們的參與。
我把火控制得適當小,主要是要保持火種就行了。我也怕找回來的柴幾下燒完了都還不能留下有足夠多的火燼,否則我再出去找柴,這火種又熄了,那就還得麻煩重新鑽木取火一回。
幸好,在柴並未燒完前,華蕊她們回來了,我就叫她們出去找些柴回來。不久,她們三個人就各抱一抱枯枝回來了。這些柴肯定足夠烤肉了!多餘的柴嘛,可以留著慢慢燒。
華氏三姐妹對燒火也很感興趣。但聽我說要烤肉吃,那麂子得處理下。對於獸皮,華蕊有著天生的熱望,她可不願那麂子皮也給燒了!於是,她就去剝麂子皮和切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