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票房破億了(第1/3 頁)
票房破億了
王保強要撤了,不過超市票房破億這種大好形勢之下,大家喜氣洋洋。
「華夷倒是給我提了醒,公司的經濟業務要獨立了。博哥丶糖糖你們的經濟業務轉到深海娛樂公司,和火車頭電影工作室分割開。」
沈三通對唐妍和黃博道:「以後你們接戲丶商務活動什麼的,由深海娛樂獨立負責,火車頭電影工作室用人,也要先和你們執行經紀人預約檔期。」
公司初創很多部門模糊不清。
有時候,電影工作室從深海娛樂直接拉人幹活。
不光是要給華夷上眼藥,也是王保強這件事確實提醒了他。
唐妍和黃博在影視圈有了代表作,經紀業務和影視業務不能再混為一談。
該分離就分離,走向正規了。
「留在電影工作室就行,還方便。」唐妍倒是沒什麼,喝著橙汁,黃博想得多一點推辭道。
「隨著經濟發展,大國盛世,盛世娛樂,影視行業必然會大發展,市場會逐漸細分。」
沈三通喝了不少,談起對行業的理解,說了不少乾貨:「影視製作公司和藝人經濟部門如果糾纏在一起,衝突會越來越嚴重。對於藝人來說,商演丶代言丶影視專案丶社會活動丶晚會亮相丶公關業務活動涉及方方面面,影視作品只是一部分。」
沈三通收著說,沒把一些業內機密說出來。
和同咖位的捆綁,對同型別同生代抹黑,同型別新人的打壓,被黑了之後的反黑,代言撕逼
以後,經紀約掛在影視公司下面,還不如掛在公關公司。
不過那種抹黑丶打壓丶撕逼屬於能做不能說,當下還是行業機密。
玩得轉的一般是港臺。
內地玩的比較好的可能就王晶花團隊,但操作也不是很熟練。
「影視製作公司只能提供影視專案,如今影視製作公司掌握藝人經紀約,是因為僧多肉少,專案少藝人多,但隨著經濟發展,這個現象不會持續很久。」
聽沈三通說到這,徐徵停止了轉酒杯,豎起了耳朵。
他屬於那種有很多想法的,對電影,對行業,有自己的追求,也有自己的理解。
不過很明顯,他的見解不如沈三通。
對市場對內容對行業,沈三通認識更高,遠遠在他之上。
也就是票房大好,大喜日子,沈三通才會說這些。
「再加上影視製作公司,和藝人經濟又天然矛盾,對於製作方來說要壓低片酬,而對於藝人來說,希望片酬更高。」
沈三通繼續道:「對於藝人經濟部門負責人來說,掛靠在影視製作公司旗下,當然希望公司專案用自己的藝人,如果不用的話,領導威望就會降低,無法服眾。」
沈三通說到這笑了起來:「這些矛盾,不是說個人恩怨,也和個人恩怨無關,是部門機構造成的。」
這句話點了一下王保強。
華夷內部鬥爭很激烈,光是藝人部門就有兩撥勢力。
一撥華夷自己的,另外一撥王晶花的。
再加上,華夷還和港臺混在一起,還有港臺藝人傾軋。
競爭非常激烈。
王保強在《天下無賊》專案,親眼目睹了很多撕逼。
電影製片陳果富拉來了劉若英,李冰冰作為華夷自己人,只能做配。
以前想不太明白,此刻聽說沈三通一說,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影視製作和藝人經濟真的天然存在衝突。
「影視製作公司面對弱勢藝人,可以壓制。但對於可選擇更多的藝人來說,比如一線藝人,影視製作公司已經成為累贅。隨著時間發展,這種情況會往下轉移,對於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