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出征(第1/2 頁)
而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他們坐上該坐的位置之後,自己好好的把河流治理好,再好好的去記錄國家的大山名川,最好是韓慕能收復南丹之後,他能去海上流浪,征服大海,再去看看海的那邊是什麼。
所以,如今他做一些決策,都叫韓慕凌芸在一起,讓她們現在就開始為大康朝的大局考慮。
蘇勵一直知道他的所想,他這幾年經歷,也讓他在醉心研究河流的災難防患。這其實也是蕭奕也想做這個事情的原因。
一路走來,他們見了太多的苦難了。若要救他們於苦難,必須將經濟搞上來,將資源建設起來,減少水災和旱災風險。
而他,想利用自己的所見所學和所想,把河流治理起來,但這河流的治理,長期來說民受眾益最廣,短期來說,需要的錢太多。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會試結束,就到了今年的殿試。
今年殿試的題是蕭奕和蘇勵一起商議出的,也是如今大康朝面臨的最大問題:“當今天下,民生多艱,外有邊患,內有憂患,汝以為當如何治國安邦,使社稷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這個題目,是蕭奕昨晚邀約蘇勵、韓慕、凌芸以及凌展宇一起商談的話題。是的,凌展宇並沒有參加考試,蕭奕讓他回了原來的凌將軍府,先讓他做了禁軍總領。
韓慕與凌展宇都傾向於先和而止戰,再發展內需,但凌芸趨向於先發展經濟,但邊境並不做退讓。
蘇勵覺得奇怪,韓慕做為鎮南王世子,鎮南王常年鎮守南疆,他們一直想收復南丹,南丹原本就屬於大康國,但後因南丹王叛亂自立為國,從而大康四周都有各個國家,南丹的國民可以下海,大康下海的路卻被南丹堵了,鎮南王一家早就想集中國力收復南丹了。
韓慕見蘇勵奇怪的樣子,嘆道:“駐南疆軍隊缺衣少食,若後備不夠,拿不下南丹國。”
凌芸點了點頭,要就盡全力拿下南丹國,要就盡全力休養生息,等有能力的時候再拿下。
“如今是三月,大康南境已經進入春末,如若有足夠的銀錢,現在是打南丹最好的機會。”凌芸說道:“南丹應該想不到我們會在此時出戰,若如今集全力收復南丹,應該能達成所願。”
韓慕看著凌芸,心裡非常猶豫,他何嘗不知道這是收復南丹的最好機會?但他不能只讓自己的爹孃帶軍出征,如若出征,他必段掛帥首當其衝。
就算能最快的時間收復南丹,加上各種建設,他至少要兩到三年才能回來。
可是凌芸她的醫學院以及商業綜合街道剛剛起步,他知道她也不願意離開京城,可他也不願意離開她。
“韓將軍,”凌芸笑著望韓慕,“你覺得如今是最好的時機嗎?”
韓慕笑了笑,“雖然時機很好,但以如今駐南軍攻打南丹國,軍人不夠多,財力糧草都不夠。我們銀錢不夠。”
如今國家運轉維艱,也拿不出更多的銀子去支援軍隊打仗。
“我有一個主意。”凌芸望著蕭奕:“如今國內人才缺乏,尤其是有能力管商業運轉的人。在殿試過後,可以讓一些富商捐一個官做,這個官是有實權的。”
蕭奕望著凌芸:“你是說可以賣官?”
凌芸先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也是暫時的策略,因為國家也需要精通商業的人來管商業,而商人也想能有一個官位名稱。”
如今這個社會,商人地位比較低,若讓他們捐錢可以做官,讓他們的後人也可以直接考官,那肯定會有人願意捐錢為官。
“如今這計策倒也可行,但不能讓南丹國先知道。若他們知道了,就會有所防患。”蘇勵說道:“但如今國力空虛,難以支撐三個月的南疆大戰。若能支撐三個月,後面去讓富商捐官,又能支撐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