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技術太好的煩惱(中杯)(第1/5 頁)
技術太好的煩惱(中杯)
南湖農場的辦公樓。
李文娜熟練地燒水丶取茶葉丶燙茶杯。
而坐一旁的林書雅丶呂偉斌兩人,則談著白松露的生產安排。
「…這五種土壤都是必須的,也是本地都有的,我已經標好了產出地點,每一種購買500方。」林書雅將一份汕美市的土壤分佈圖發到呂偉斌的微信,讓他去溝通採購部。
緊接著林書雅繼續說道:「另外,松針丶松塔直接向附近的村民採購,你和採購部談一下,然後訂一個合理的收購價格;松木屑不要購買木材廠的,直接向村民購買馬尾松的樹枝,但不要購買樹幹,避免村民偷偷上山砍樹。」
呂偉斌點了點頭:「林研究員考慮得非常全面,如果直接購買樹幹,到時候一定有村民鋌而走險去砍樹。」
「反正樹枝也一樣可以用,這樣可以保護森林,還有減少法律風險。」林書雅又補充道:「收購的時候,提醒一下村民,別砍太多樹枝,要保證樹木可以存活。」
這其中確實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雖然馬尾松生命力頑強,但也架不住砍得光禿禿的採集方式,一般只要每年採集的樹枝不超過30,問題不會太大,只要馬尾松不出現死亡,那就不構成非法砍伐樹木和破壞樹林。
更何況這一次收購的原材料之中,還有松針和松塔,將樹搞死了,可就沒有松針松塔了。
「林研究員,白松露的畝產可以達到多少?」
林書雅估算了一下:「每平方米可以放4個標準料袋,考慮到通行和其他輔助管線的佈置,一畝可以放1200袋,架空5層,就是6000袋,每袋可以生產100~200克左右白松露,加上室內消毒丶配料丶種菌和生長,整個生長週期為105天左右。」
「也就是說,畝產是600~1200公斤?三個半月一週期?」呂偉斌瞪大眼睛。
「是的。」林書雅點了點頭。
呂偉斌趕緊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林研究員,你瞭解過現在國內外的白松露年產量嗎?」
林書雅眉頭一皺:「應該有幾十噸吧?」
聞言,呂偉斌苦笑起來:「是年產量不足三噸,這是全球的產量,國內去年採集的野生白松露不到兩噸。」
這下子林書雅聽明白了,顯然她這個技術已經可以說是革命性的突破了,如果按照這個畝產,兩三畝就可以頂全世界一年的採集量。
如果一百五十畝智慧大棚全部投入生產,一年種三茬,年產量就達到了270~540噸。
這產能可以直接將整個白松露市場幹崩。
回過神來的林書雅,將問題拋給了呂偉斌:「那呂經理認為產量應該控制在多少畝比較合適?」
呂偉斌摸了摸下巴的胡茬,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一會:「國內的消費市場勉強可以消費二十噸左右,國外也大概可以消費二十噸,如果產能超過了,大機率只能降價促銷了,但是降價促銷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呂經理的判斷依據是什麼?」林書雅對於市場執行,以及產能和價格的關係,還是有些不太理解。
「我是這樣判斷,首先目前白松露的三個大核心產區分別是:歐洲的義大利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亞洲的雲貴高原;北美的落基山脈。」呂偉斌顯然是做過一些功課的,他繼續補充道:
「這些產區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集中在北半球,而白松露的採收季節,每年都是11月到次年1月,考慮到松露存在最佳賞味期,這意味著每年只有11月丶12月丶1月丶2月可以吃到新鮮的松露。」
聽到這裡,林書雅已經明白了:「也就是說,我們要搶佔野生松露無法收穫的那一部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