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大型種企的應對(第1/3 頁)
大型種企的應對
畝保費不是保險費用,而是預計每畝制種可以獲得的平均收益。
2023年河西地區的畝保費最高達到了每畝4500元,算上其它費用,每畝的制種成本超過了5000元。
但2005年,河西走廊畝保費還停留在1200元-1500元的水平。
通常來說,種子公司從農戶手中收購玉米的價格是商品玉米的25-4倍。
如現在玉米價格每斤05元,收購價就是125-2元,國內的種子銷售價與收購價的比例大約是5:1,國外玉米種子的定價比例是30:1。
所以國內玉米種子公司的價格每斤基本在5-10元左右,經銷商再在此基礎上上浮20-30,甚至更高。
算下來,如京城德農丶登海等大型種企,玉米種子的利潤都能達到50,小種企的利潤則在20-30。
而天禾今年的利潤率在60-70,但這是把天禾今年付出的成本都算進了的。
制種基地從2萬畝擴張到10萬畝,不是簡單的一個數字疊加。
配套的烘乾裝置丶廠房丶種子加工生產線丶儲藏庫丶種子配送等等都需要成本。
天禾的營銷網路也從最初的a類市場和b類市場中的魯丶冀等省份鋪開,目前已實現a丶b類15個省份全覆蓋。
c類隨機市場也有當地的客戶選擇現款進貨。
六七百個縣級代理,數以萬計的鄉鎮代理,以及魯省地區幾百家德農農資超市。
天禾的營銷人員遍佈各地,高昂的營銷成本下,天禾的利潤率依然達到了百分之六七十。
也是天禾對外公佈的資料。
但天玉1號的真實利潤率,絕對是十幾二十倍的暴利。
所以,提高20的畝保費,對天禾來說,完全就是撓癢癢。
如果不是顧忌其它大型種企,以及擾亂市場後政府的強勢干預,天禾完全可以做的更絕。
但即使是20,也足夠玉米小種子撓耳抓腮了。
……
天禾的田間示範會實現了從整地播種——植保管護——收穫示範的全過程技術服務,這在國內市場還是頭一遭。
去年的示範點位少,只引起了小部分公司的注意。
但今年天禾的田間示範點位擴大到了600多個,還全都是當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種植大戶。
加上前段時間天玉1號陷入轉基因風波,其中記者形容天禾的營銷形成了滾雪球效應。
「天玉1號的種子推銷員就像一夜間從土裡鑽出來一樣,他們走村串戶,一茬一茬的到農戶家裡推銷。」
「鎮上某某代理,一年就掙了一百多萬。」
再聯絡到天禾田間示範會的火爆,有些觀望的種植大戶因為對天玉1號單粒播種方式的疑慮,但又對其高產有所期待。
不辭辛苦,從播種到豐收全過程的示範會都去參與了。
這瞬間引起了行業的警覺。
天禾後續的示範會上多出了不少圍觀的人群。
在疆省丶蒙省丶魯省丶黑省丶豫省……
「畝產3000斤,2000斤,2500斤……一個個資料不斷刺激著種植戶的眼球,發紅的眼神裡充滿了對財富的渴望。」
魯省,農民科學家李燈海帶著草帽,穿著半袖襯衫,像普通老農一樣參加了天禾的豐收示範會。
回去的路上,隨行的於龍看著久久沉默不語的董事長,心裡也感覺棘手。
良久,李燈海才感嘆道:「天禾種業佔據了先機啊!」
「苗期現場會,田間現場會,豐收現場會,完整的技術跟蹤服務,這是天禾公司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