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8(第1/2 頁)
年騎在馬上,放馬牧羊,還有打仗,這玩意磨損起來可比羊皮和毛氈之類的厲害多了。底層的牧民最多準備一兩套內衣出戰的時候穿,而上層的貴族,就不行了,一年沒個幾十套,壓根不夠用!
對於商人來說,只要利潤足夠,他們是可以要錢不要命的,在他們發現匈奴人居然也穿絲綢之後,就試探性地從匈奴人那裡購買,匈奴人一問價錢,好嘛,他們只要一轉手,起碼就是五倍的利潤,這可比搶都痛快!畢竟,就算西域那些戰士戰鬥力一般,但是隻要是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而如今都不用打,只要他們從漢人那裡購買絲綢,轉手賣給那些西邊來的商人,就能大賺一筆,即便匈奴人不識字,但是這最簡單的帳還是會算的。
這下還有很麼好說的,即便是稽粥想要一直保持匈奴人尚武兇悍的個性,但是,人家其實也不是天生就喜歡殺人打仗,不就是因為草原環境惡劣,不光是氣候,還有鄰居,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如今不需要費多少力氣,就是每年去南邊放牧的時候,順便去邊市多買一些絲綢,等到天冷了,去西邊過冬的時候賣掉,就能換取大量金燦燦、銀閃閃的小可愛,而有了這些小可愛,就能從遼國,從漢國,什麼吃喝玩樂的東西都能換到,頓時,一下子匈奴就人心浮動起來。
稽粥總不能為了這事將來自西方的那些商人都殺了,這無疑是違背了草原上一貫的規則的。實際上,因為草原上各種資源的匱乏,草原各個部族在對商隊的問題上都保持了默契,只要對方不是那種明目張膽的奸細細作,否則的話,他們都不會對那些商隊下手,要不然,沒了商隊,他們許多急需的東西可就沒指望了。雖說如今匈奴人只需要保持跟大漢與遼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就能滿足幾乎所有的生活需求,但是,萬一以後打起來,說不定還是能依靠那些西方的商人的,所以,稽粥對此只能是睜隻眼閉隻眼,甚至,出於利益,他還得主動參與其中。
稽粥這些年來,已經將草原上大多數部族都納入到了匈奴這個族群下頭,其他不肯服從的,要麼只能如月氏一樣往西邊跑,要麼就乾脆躲到羌人的地盤上去,另外,還有投靠大漢和遼國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如今在草原上,匈奴算是一家獨大,大家對外雖說都是匈奴人,但是實際上,分別還是很大的。
所以,稽粥得一直保持匈奴王庭,也就是攣鞮氏的優勢,另外幾乎護衛匈奴王族的大氏族,如呼衍氏、蘭氏、須卜氏、丘林氏就得次一等,他們世代與攣鞮氏聯姻,若是攣鞮氏勢弱,理論上來說,這四大氏族也是有繼承權的,其他那些後來投靠匈奴的氏族,就得壓制他們,雖說可以給他們啃骨頭,但是卻不能叫他們反客為主。
所以,這等關乎極大利益的事情,若是放任下面的部族自己去做,當他們實力強了之後,難道就難安於現狀,甘心繼續臣服匈奴王庭?畢竟,哪怕大單于號稱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明面上得到了那些薩滿巫師代表神明的認可,實際上,這種事情,稽粥其實沒那麼相信。普通的牧民可以將一切視作是神明,對其誠惶誠恐,但是做單于的人,真要是什麼都相信那些薩滿巫師的,那才是笑話。所以,稽粥必須將一切掐滅在萌芽狀態,不給任何部族成為另一個匈奴的可能!
因此,等到龍城大會之後,稽粥就派人打著給居次敬獻禮物的名義,派遣使者帶上了許多牛羊跑遼國來了。沒辦法,比起大漢,遼國的絲綢更好更多,也更划算。何況,稽粥也不願意僅僅滿足於絲綢生意,他還打算做點其他買賣,比如說糖。
匈奴之前就從遼國購買大量的鹽和糖,這兩樣都是生活必需品,當然,劉昌賣給匈奴人的就是普通的粗鹽還有沒有經過過多提煉的粗糖,粗糖少了精煉結晶的步驟,所以不是白砂糖或者是綿白糖的模樣,裡面也還含有不少雜質,但是就這已經能夠很好地滿足匈奴人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