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要義 > 【要義二】

【要義二】(第1/8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帶著沙雕購物器逃荒身揣雲決我闖天下逐光軍團盤踞的日子三春至鬥羅之霍去三的重來人生愛在暮春時節魔王與媽媽難哄!年下影帝每天求貼貼清月入江陵諸天萬界的改命者遇上我你涼了戀愛遊戲,一旦告白就會死亡暗戀成真後,我帶崽跑路了穿書逆襲:白月光她畫風不對竹林深處有桃精驚!假千金她真沒想當戀綜萬人迷姑娘你怎麼又死了明日方舟的失智刀客塔成為滅卻師的衛宮士郎物語

乙二、釋義 分三: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緣起。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三頁。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這裡蕅益大師首先解釋經題的含義。經題當中,先解釋大佛頂。大佛頂就是《楞嚴經》整個修學的觀念。你整個修學的觀念、你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什麼?就是保持隨緣不變跟不變隨緣,在不變跟隨緣當中,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就是大佛頂。這個大佛頂有什麼好處呢?它會成就一個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

我們看下一段“自行化他”。

依此成自行因果,故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即此為化他因果,故名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和前面所說的大佛頂是一個道理。一個修行者的明瞭的心,當他順從這個道理去思惟、順從這個道理去修行的時候,他可以成就一個自行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我們前面說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只獲法身”,來破除我們不必要的妄想。

第二個,我們順著這個道理去思惟,能夠成就化他的功德,能夠“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能夠強化我們的菩薩願望,使令我們的願望不退轉——“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所以這個大佛頂的道理,對我們自利利他是很有幫助的。這是講到它的修德。這個“修”包括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包括成就利他的功德。

第三個,我們把這個性德的道理跟修德作一個總結,說是“性修不二”:

因果妙修,全歸性具;化他力用,寧隔體宗。

“因果妙修”,就是修,修是一種造作。你要去造作,你要去思惟。這種自利利他的因果,這種修德,其實是從性德而來的。要是佛陀不跟你講這個觀念,你也不能夠成就修證了義,你也不能夠使令這個萬行成就首楞嚴。所以它是由性德所引生的。

但這個性德——“化他力用,寧隔體宗”。“因果妙修”是講修德由性德而起,但是性德也沒有離開修德。所以講“化他力用,寧隔體宗”。總而言之,我們講依止性德而生起修德,而修德還能夠開顯性德,說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剛開始是根據一個很粗略的觀念來開展出自利利他;自利利他以後,我們對這個觀念更清楚了;更清楚以後,我們就開展出一個更大的自利利他;這個自利利他又使令我們觀念更清楚……所以理論幫助我們修學,而修學又讓我們更加了解理論。所以到最後是性修不二,是這個意思。

理論上講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性德是這樣子的。但實際在操作的時候——我們看《楞嚴經》的整個次第——實際在修德的時候,它剛開始偏重在“不變”,就是說你在變化當中,先把那個不變的清淨本體找出來。它很強調這個。我們可以這樣講,《楞嚴經》差不多花三分之二以上的經文,在成就這個不變,發明隨緣的部分少,它很強調自利的功德。所以雖然說它理論上是不變跟隨緣,但是它成就的過程,還是有它的先後次第。

這個是講到經題。

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

【要義二圖一我放評論區】

這段講分別真心跟妄心的相貌。

我們看第二段。丙二,示經要並稱嘆法益。這個講到經文的要義。

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個,先講經文要義;第二個,再稱歎這個法門的殊勝。

蕅益大師講《楞嚴經》的“正宗分”,其實有六大科。這個地方是分成五部分,只有五個部分,少的一個部分,就是“解釋經題”。因為經題前面解釋過了,所以就剩下五大科。好,我們一一地解釋。

第一段,“分別真妄”。二本明而金沙立辨。

《楞嚴經》剛開始,佛陀花了三卷

目錄
心動預告尬!我甩掉的窮小子是豪門繼承人等你愛我都分居了,誰還催你回家啊泰拉之星穿成超稀有雌性,我被全星際覬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