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雖然跑題了但效果不錯(第1/1 頁)
眼看時間講的差不多了,蔣明春也就沒有再和學員們互動,而是一口氣說完了自己視角下的《桃花源記》
“兩晉時期有一位文學家和風水大師,叫郭璞,他寫過的《葬經》中記載,門前桃桑為大凶之兆。桃桑聚陰,民間不常以桃桑共取。多為墓穴附近有聚陰之效。”
蔣明春說著還打趣了一句,“大家別誤會,我可不是宣傳封建迷信。只是藉此用來分析《桃花源記》。”
眾人都是一笑了之,沒有誰會在意這些。
“我們在原文中也看到,捕魚人見到了桃林,又在裡面見到了桑竹。而入口又是前窄後寬,根據《大漢原陵秘葬經》的記載,秦漢魏晉時期的墓道就是前窄後寬,目的是為了防盜賊。
而先秦時期的人,身上穿著的卻是晉朝的衣服。但他們卻從來沒有走出過這片世界,有沒有可能是後人燒來的衣服。”
說到這裡,幾位女學員都不由的打了個哆嗦,頓時感覺身後冷嗖嗖的。
田雪靈這丫頭,臉都白了。
蔣明春看了覺得好笑,最後補充道:
“世外桃源裡的人,告訴捕魚人不要洩露他們的所在地,而捕魚人不守信譽,出去就告訴了太守。儘管他做了標記,可還是迷了路。
可原文最後一句,作者特意描寫了劉子驥。而且強調此人是‘高尚士也’。也就是品德高尚的人。結果劉子驥怎麼樣了呢?
準備去尋找,離奇病死。
按照我的理解來看,劉子驥的病死是假象,實際上是真正進入了桃花源。
因為那裡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留下,而不守信譽的捕魚人卻無法再次找到。”
一時間整間教室裡沒有一點聲音,一眾學員和老作家們全都看著蔣明春。
毫不誇張的說,蔣明春的這番言論簡直是重新整理了他們的認知。
合著《桃花源記》寫的是這麼一個故事?
在旁聽課的王老先生越聽越覺得有趣,雖然蔣明春的分析很扯。可說起來卻是有理有據,還真像那麼一回事兒。
而蔣自龍和賈達山現在才算是徹底明白了,同為學員蔣明春為什麼能站在講師的位置上。原因就是人家的理解力,和思考角度都和他們不一樣。
怪不得能寫出《雪國列車》這樣的作品。
蔣明春給大家留了一點思考的時間,看眾人討論的差不多了這才做了總結:
“我們現在再回到剛開始的問題,創作的過程,什麼最重要呢。”
蔣自龍第一個舉起了手:
“我覺得是思想。有了思想,確定了要表達的思想。我們的作品才會有靈魂,才會有深度。”
“沒錯!思想是創作這棵大樹的主幹,只有確定了主幹,才會開枝散葉變得茂盛!”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把蔣明春要表達的意思,全都表達了出來。
蔣明春見狀也鬆了口氣,這節課總算是沒白講。
“大家剛才說了思想的重要性,說的很全面,也很具體。那我就在最後補充一下‘理解’。
理解是考驗一個人的思想和思維是否靈活,是否具有創新和想象力的關鍵。
固有的理解思維,只能培養出固化的思想。
而靈活的理解思維,卻能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現在很多人為什麼:()你好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