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環環相扣(第1/2 頁)
當天下午,團領導們都回了駐地,翻出訓練記錄來對比。
可從紙質材料上根本就看不出來啊。
三營怎麼回事啊!
眼見為實,親眼見到的,可不是虛的。
為何訓練資料上看不出來呢?也對,要是差距太大,他們早就找姜山問是怎麼回事了。
仔細一琢磨,就猜到是不是姜山在搞鬼啊。
姜山是耍了點小聰明,如果他改變整個訓練任務的話,要向上面報告。
他也有點嫌麻煩,就鑽空子。
訓練專案和內容只做微的調整,加量,也是有技巧的。
舉個例子,就拿跑步來說,正常訓練量是五公里的話,他就給改變一下地點,從訓練場變成山裡。
從平地變成帶自然坡度的山上,從山腳下到山頂。
時間都是半個小時,看似都是五公里,強度可不一樣。
山上還有自然障礙物要跨越。
這一段的訓練也需要一些時日,都達到了之後,再加!
比如要求每人從山上背多重的柴火,分小隊,一隊在山上準備,一隊完成訓練,交替輪換。
一環扣一環,訓練量上來了,按以前的吃法體力跟不上。
同樣,吃的好了,還是以前的訓練量也不行,不能留太多充沛的體力和精力讓他們作妖。
所以姜山真動腦子思考了,看似一個不經意的小小改變,是有一定目的的。
把他們學到的東西融合進日常訓練中,這個變換,都是姜山動腦子解決的,王海濤他們只需要執行命令就行。
鄭強和小宋的表現,還是平日裡基礎訓練的成果。
畢竟姜山執行完任務歸隊以後,等到王海濤他們休假回來,訓練的時間還短,也有一定的作用,也就佔了不到一半吧。
姜山講究的是一個循序漸進,慢慢來。
而且他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會議室裡楊濤也在坐,翻著三營的訓練資料,和一營二營對比之後,只能說姜山做的滴水不漏。
“大家都說說吧,討論,自由發言。”
劉團長拿著暖壺走一圈,給大家把缸子都倒滿。
那意思就是,多說話,口乾舌燥了水都準備好了。
張政委雙手捂著缸子暖手,“那我先來,要不是我親眼見到,你們要是跟我說,我也持懷疑態度。”
“若真如我們看到的,三營的訓練量沒有增加的話,我猜測是不是訓練質量上有了變化?吃的好體力就好,哪怕是同樣的訓練量也會引起質變?”
“對了,當然這兒我們要先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三營單兵的戰鬥力已經高出一營和二營了。具體高出多少還要摸底。”
具體的資料也不好對比,肉眼可見的都高了不止一點,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李副團長點著桌子上的資料,“個體不能代表整體吧?”
“個體能不能代表整體,還要看這個個體是什麼樣的個體。”
如果是選出最強的兩個來,確實不能代表,可這兩個差不多是隨機的。
還有一個是挑的看似最弱的那個個體呀!
“可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訓練資料可不能造假。”
確實這也是眾人存疑的地方,到底是哪兒出現問題了呢?
……
這個會議沒有得出任何結論,只能繼續觀察,或者等修路完成直接做一個測試。
上次來選人的考核成績都在,就按照那個來。
這樣一看,那個時候就已經有徵兆了。
三營的人數是一營和二營人數總和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