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0(第1/2 頁)
到底還是俞兒更勝一籌。”
豐泰帝何嘗不知道如此,當初兩個小孩子在御前的變現,甚至讓他隱約意識到了澄佑不能容人的這個缺點。
不過作為皇帝,豐泰帝也知道如今這樣的情景,為保皇權交替穩固,他也只能給大孫子說說好話,“你這話也說的偏心,都是小孩子罷了能看出什麼,俞兒讀書上靈光些,但是佑兒在騎射上的天賦也是出眾,那幾個老傢伙也來找朕誇過多次了。”
徐瑞卿知道自己是因元后正嫡才得了父皇這麼多年的偏愛,也是因此才能穩居太子之位。如今輪到徐瑞卿自己將要到了皇帝這個位置上,他想要易儲的心思動了幾次,也知道這事情想要辦成極為艱難,所以如今只是猶豫著沒在繼位大典上的聖旨中直接立太子罷了。
徐瑞卿聽到父皇這麼說,也只能說道,“兒子知曉父皇的意思,不過就像是父皇所說孩子們都還小,現下不確立儲位也還可有轉圜的餘地。”
豐泰帝嘆了口氣說了句,“罷了,天下都傳給你了,這些事情還是要你自己拿主意。”
徐瑞卿給父皇扣了個頭,語氣悶悶地說,“不是兒臣不願意讓父皇安心,只是想再多思索些日子罷了。”
見父皇不說話,徐瑞卿也不起身,只又跪了一會兒突然又問了他父皇一句,“太、祖曾金口定下了兒孫的字輩,從兒子起是瑞澄新平,可是李氏名中也帶了一澄字,按理來說當初不應該為兒子之妻的。”
揹著光徐瑞卿看不清父皇的神色,只覺得自己說完了話之後父皇挺直的背彎了一瞬,滿身彷彿都被疲憊感籠罩其中。
王太監剛剛在耳房裡歇了一會兒,就見太子身邊的一個小內侍跑了出來,“王爺爺,殿下好像是已經給陛下請完安了,您老要不要早點去候著?”
心裡暗道著怪哉,王太監想著太子今天怎麼和陛下就說了這麼一會兒,趕緊急忙地出去了在門口候著。
徐瑞卿出了乾清宮,王太監見他不像是往日一樣笑著出來,心下咯噔一下不知道是出了什麼事兒,於是小心地上前去說道,“殿下今日出來的倒是快,如今可是要回去批摺子還是回東宮去?”
和父皇今日談過之後,徐瑞卿也感覺疲憊了許多,“先都不過去,你陪我去御書房走走。”
御書房裡現在還在讀書的孩子裡面,豐泰帝的皇子裡頭就只剩下六皇子和七皇子這兩位,其他的都是些留在京城中的宗親家的孩子,最高的也就是郡王的子孫,所以除開兩位現在還是皇子的,就是東宮兩個孩子身份最尊貴了。
澄佑和澄俞兩個年紀都小,因此也坐在前面聽先生講課,澄俞倒還算是聽的津津有味,但是澄佑卻是盯著書不知道在想什麼。
今天天氣不大好,本來要進行的騎射課就被另改了日期,於是年紀大一些的皇子龍孫們還可以去殿內捉對練習,東宮這兩個孩子和稍微小一些的宗室子們卻只能在室內繼續讀書。
於是徐瑞卿來到御書房時,就看到了一屋子小蘿蔔頭裡自己家的坐在第二排,一個認真地看著師父,一個已經溜號到不知道在想什麼了,看了一會兒兒子,徐瑞卿就嘆氣著繼續回去繼續處理政事了。
王太監見了太子沉著臉去了鹹安宮書房看了讀書的兩位小主子,回去理政的時候雖然不像是之前一樣臉色陰沉得嚇人,但是也是肉眼可見的心情不好,他心裡也是直打鼓。
雖然王太監託大可以說一句是自小就服侍著這位小主子長大的,但是太子近些年君威漸重心思也深沉了許多,他自己卻是年紀漸漸大了,以至於有些時候都生出了退卻的心思。
皇帝身邊大璫的位置固然誘人,但是王太監自己卻沒個掌權干政的心,這麼大年紀了若是開口求恩典徐瑞卿沒有不應的,能榮養也不是什麼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