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周家嫡女(第1/2 頁)
不管大明朝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有錢人的日子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照樣花天酒地欺壓百姓。
入夜時分,周肖儒的府中早早就亮起了燈火。
偌大的宅院中燈火通明,高朋滿座,數不清的歌舞姬在院中翩翩起舞,周府中觥籌交錯,熱鬧非凡。
周肖儒今天又放出去數萬兩銀子的高利貸,這讓他喜笑顏開。
周家的高利貸圈內聞名,六分利,借一萬兩白銀出去,得還一萬六千兩白銀。就這麼高的利息,還有無數的商人爭相借貸,打破腦袋的搶,生怕借不到。
這自然是因為他有個貴為當朝首輔的好哥哥周延儒。
周延儒斂財的手段五花八門,高利貸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門生意。
大明末期,國家機構已病入膏肓,官僚機構全部淪人私人斂財機構。
遼餉、剿餉和練餉只是最大的幾重稅,還有其它苛捐雜稅數不勝數,多得連官府都記不住那麼多名目。
過橋有過橋稅,行車有行車稅,種樹有種樹稅,要是賣點東西的話,要交的稅就更多了,曾經還有官員想過要收繳氣息稅,就是呼吸稅,只要喘氣就能源源不斷的產生稅收,若不是高迎祥鬧得太兇,讓大明境內遍地開花,這種超越時代的呼吸稅還真就在歷史上上演了。
稅還只是一部分,還有各種證,下水要有下水證,上山要有上山證,砍樹要有砍樹證,種地要有種地證……
每一種證都要費錢費時費力才能辦下來。
各種障礙枷鎖層層加碼,老百姓幾乎寸步難行。
所有的權力,資源全部集中到在達官貴人手中,老百姓要謀點生路簡直難如登天。
那些做生意的大商人雖然比老百姓強不少,但各地的官差衙役拿著朝廷的權力吃拿卡要敲竹槓,一趟生意雖然能賺不少錢,但一路多過幾個關卡,不但賺到的錢都要搭進去,連本都得賠個底朝天,商人們也是苦不堪言。
不過如果能借到那些達官貴人的高利貸那就不一樣了。
借了他們的錢,那就相當於請到了護身符。
如果一趟生意被敲竹槓虧得太多,最後還不起那些達官貴人的錢,惹怒權貴,那上下就得一起遭殃。尤其是朝廷中的高官們,各地關卡更是惹不起的,而像周延儒這種權臣,光是報個名字就能嚇退那些小鬼們了。
但周延儒是不便出面的,所以他這張虎皮就由他的弟弟周肖儒扯了起來。
而“周”這個姓氏,就成了一個金字招牌。
有了周家的借貸文書,一路便暢通無阻。
不但如此,那些依附於周家的商人們還能做很多別人做不了的生意,相比起幾倍的暴利,六分的利息根本不算啥。
所以很多商人為了借到周家的高利貸,都會送不少禮,像周肖儒家中一大堆的歌姬舞姬,一大半都是別人送過來的。
宴會上群魔亂舞,周秋海遠遠的聽著前院傳來的嘈雜聲,眉頭皺得更緊了。
周相海醉醺醺地一頭闖進後院,見到周秋海,便叫了一聲,“大姐……你……你在這賞月啊……”
周秋海卻只吐出一個字,“滾!”
周相海卻不知死活的靠上去,“姐……今天……多虧了你,要不然……嘿嘿……我還……還要被父親打一頓……”
周相海是周肖儒的孫子,年紀不大,欺男霸女橫行鄉里的本事卻已是爐火純青。
前幾日搶了個農家妹子霸王硬上弓,毀了那個農家妹子的清白,農家妹子的哥哥來找周相海理論,結果理論不成,反而被毒打致殘。
那農家妹子家境尚好,家中還有幾畝良田。現在這世道,家中能留有幾畝良田的人,已經打敗九成以上的人了,卻沒想到飛來橫禍,只因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