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孤臣危涕,孽子墜心(五)(第1/2 頁)
遼東平定,淮南、朔方、遼東三塊藩鎮心病被徹底挖除,但凡先前有點不安分心思的節度使見囂張跋扈如李祿都落了一個九族盡誅的下場,全部嚇得膽戰心驚。
蕭明鼎讓宋清派各道御史前往藩鎮安撫,宣告李祿落得如此下場只是因為不識皇恩,朝廷明明已經準允李祿請降,李祿竟然還意圖謀反。只要各地節度使盡忠職守,老老實實地安生度日,朝廷一概既往不咎。
政令發出,恩威並施,不少藩鎮連夜派人向朝廷自陳罪過,交納貢賦,只求朝廷從輕發落。蕭明鼎樂見其成,按照景明月之前的藩鎮改制重新部署了一遍,大坤自成康之亂以來持續多年的藩鎮內亂總算暫時告一段落。
一時朝野風向大變,先前彈劾景明月先斬後奏,目無君上者全部偃旗息鼓,開始稱頌景明月的卓著功勳,進而稱頌蕭明鼎為大坤“啟中興之運”的聖主明君,不少官員紛紛上表,請求朝廷刻石紀功,明式天下。
蕭明鼎大喜,遂命禮部郎中何昌寫下《平淮朔遼功德碑》,分別樹於淮南、朔方、遼東境內,並命禮部抄錄數份,分發給有功諸將。
景明月班師回朝之日,蕭明鼎不顧陸擷英的反對,下令在城門口以最隆重的禮節慶賀相迎。
蕭明鼎和顧貞身穿帝后正服站在最前面,後面緊跟著皇子親王及文武百官,一片朱綠官袍如火如山,軍樂聲聲恢弘壯闊,直幹青雲,迎接平定叛黨守衛疆土的將士歸來。
景明月騎馬行在最前面,見到蕭明鼎和顧貞後連忙翻身下馬,匍匐在地行標準的軍禮,身後的鎮北軍將士緊跟著他們的主帥向帝后行禮。
“微臣景明月參見皇上、娘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將士們的聲音雄渾如山海,護佑這腳下廣袤的土地,彰顯著鎮北軍的軍威,更是大坤的赫赫國威。
“愛卿快快請起!”蕭明鼎將景明月攙起,內宦俱志珍將金盤中的打龍鞭呈上,蕭明鼎親自將打龍鞭交到景明月手中。
“愛卿乃國之肱骨,朕今特賜打龍鞭與愛卿,盼與愛卿再創大坤盛世。”
“微臣謹記陛下囑託,感念陛下大恩,定為大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俱志珍宣讀了蕭明鼎對鎮北軍的封賞,又宣讀了《平淮朔遼功德碑》,鎮北軍大為振奮,再度山呼萬歲。
朝中不少大臣也是眼中隱含淚光。十八年,從開泰二十八年至昌平二年,十八年藩鎮動亂,無數血淚春秋,從景明月班師這一刻起,應該算是結束了吧。
景明月靜靜地聽著俱志珍用尖細的嗓音宣讀《平淮朔遼功德碑》,全身上下卻升騰起了一種極為不舒服的感覺。
平定淮南、朔方、遼東三節度的戰事從靖寧帝延續到昌平帝,其中心酸血淚只是寥寥幾筆便帶過了,剩餘的便全是誇耀文字。
那些吹捧她的字句,她懶怠聽,也全沒有往心裡去。如果何昌寫這篇碑文的時候她在京中,一定會要求何昌將那些繁複誇張的贅餘之詞全部刪去。
景明月的精力全部放在歌頌蕭明鼎的文字上。碑文不遺餘力地誇耀蕭明鼎的文治武功,將蕭明鼎視作百代難得的中興之主,扶大坤於危難,挽狂瀾於既倒,其功績之彪炳比之太宗高祖毫不遜色,就是秦皇漢武聞之也深愧不如。
簡直就是赤裸裸的諂媚諛辭!不過是平定了內部的幾個驕藩,東邊海波未平,西北尚未光復,仍舊需要枕戈待旦,蕭明鼎怎麼能讓手下官員寫出這樣的文字?
蕭明鼎才就吳王之事貶謫了一大批官員,表現了帝王的強硬手段。依照宋清暗地裡傳回的訊息,慢慢拔掉宦權才是當務之急,陛下不痛不癢的小心思先寬縱著也無妨。
蕭明鼎不是高祖太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