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朝堂風波(第1/2 頁)
北境對峙還在持續,朝堂上卻已經多了不少不同的聲音。
“啟奏陛下,北境上每日消耗糧草可達數十萬石,錢財更是無算,一個月下來,涼州、幽州兩座軍備庫即便是中間有所補存,但如今已是捉襟見肘,如此消耗下去,只怕不出數月,我大秦多年的積蓄就要揮霍一空了。”
“臣聽聞治粟都尉蕭何準備從太倉、敖倉調糧馳援北境前線,臣聽後惶恐萬分,太倉、敖倉與天府倉之儲糧乃是我朝國計民生之根本,如今西南剛剛平定,天府倉有著賑濟西州之責,可若是太倉、敖倉存糧也用盡,屆時我朝內地有個天災人禍,只怕朝廷連賑災的糧食都調不出來,還望陛下三思。”
“唯今之計當責令蒙恬儘快尋敵決戰是為上策,如若不然,大秦國力遲早會被他拖垮的。”
......
朝堂紛擾自古以來都是邊將建功的最大阻礙,說句不好聽的,來自於同朝之臣的三言兩語,有時候比對手射出的冷箭更有殺傷力。
扶蘇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再者說了,如今坐鎮北境的那幾大將領,哪一個不是能夠獨當一面的統帥?
論起行軍打仗的本事,扶蘇還沒有愚蠢到覺得自己可以在他們面前指手畫腳的地步。
自古以來,多少敗仗,不都是因為當權者的“微操”從而導致大好局面落的個慘敗的下場。
扶蘇可絕對不走這種老路子。
“蒙恬對於戰局的把握朕是有信心的,既然他覺得不到決戰的時刻,必然有他的道理,再說了,當前國內局勢還遠不到像諸位愛卿說的那般糟糕,如今前線只是呼叫太倉和敖倉的儲糧,各州、郡、縣的糧食儲備依然豐足,足以應對突發狀況。”
“還有,司天監也測算過了,未來幾年皆是豐年,偶有災禍也是區域性,以大秦如今的國力,自是無虞。”
扶蘇剛說完,便有朝臣站了出來進言道:“陛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北境戰事糜耗太多,於我大秦,總歸是益少害多,微臣奏請,儘快結束北境戰事,還天下安寧。”
這話一出,還不等扶蘇開口,百官最前方的蒙毅一步上前,朗聲說道:“如今北境戰事到了關鍵的時候,無論進退都關係到大秦國運,可不管怎麼說,匈奴為禍邊疆數十年,若能畢其功於一役,於邊疆百姓而言,實則一大幸事,再者,邊疆防禦每年花費的金銀錢財亦不在少數,如鈍刀割肉一般,而今不過是把鈍刀子換成了快刀子,長痛不如短痛,所以臣奏請,北境戰事萬不可半途而廢,為我大秦留下禍患。”
扶蘇聽後點了點頭,剛要說話,卻不料群臣中,廷尉何清風站了出來,拱手道:“臣廷尉府何清風,彈劾上卿大夫、左丞相蒙毅,私通邊將,暗藏不軌,臣已查明,秦皇八年初月,蒙大人曾往邊軍去信,具體內容不得而知。”
“臣知道蒙氏兄弟情同手足,可值此邊境戰亂將起之際,朝中柱國大臣與邊鎮將領私自來往書信,終究於朝廷規制不合,臣請奏,願為陛下詳查此事,以安天下民心。”
也就在這時,御史臺亦有官員站了出來,朗聲道:“臣彈劾大秦魏王、太尉、邊軍主將蒙恬,身負皇恩而不思報國,養寇自重,轄權廢公,據查,今年三月中旬,匈奴右賢王部曾與蒙恬前軍交戰,敵軍潰敗之時,蒙恬下令不予追擊,三月底,蒙恬前軍再次與敵交鋒,依舊大勝之,卻依舊下令不得追擊擴大戰果,如此種種,其養寇之心昭然若揭,還望陛下派遣御史臺連同廷尉詳查,以安群臣之心。”
這兩道彈劾一出來,滿朝譁然,就是扶蘇都不由得變了臉色。
一個是朝廷柱國大臣在國戰之時私通邊將。
一個是朝廷倚重的邊鎮主帥有養寇自重之嫌。
這可都是族滅的罪名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