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唇亡齒寒(第1/3 頁)
東京城皇宮的金鑾殿之上。
此時,皇帝劉晉鵬的臉色慘白如紙,目光呆滯地凝視著手中的奏報,喃喃自語道:“天亡東漢,這難道是天命所歸嗎?我原以為,即便是蠻族鐵騎的兇猛,也足以抵擋北秦帝國那如潮水般洶湧的大軍。可惜,現實卻如此殘酷,四十萬蠻族勇士和十萬‘金狼血騎’竟盡數倒在了‘封狼關’的鐵蹄之下。”
他的聲音低沉而哀傷,彷彿每一個字都承載著無盡的悲哀與絕望。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凝固了,只有他手中的奏報在風中輕輕翻動,發出沙沙的響聲,如同在嘲笑這無法逆轉的命運。
劉晉鵬的眼中閃過一絲痛苦與不甘,他緊握著奏報,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他深知,這一戰不僅意味著東漢帝國計程車氣受到了重創,更預示著他們離滅國的日子不遠了。
他緩緩起身,目光凝重地掃視著殿內群臣,沉聲言道:“諸位愛卿,昔日侵擾我東漢帝國子民之蠻族,皆已灰飛煙滅,此誠然為一樁快事。只是,朕心卻難生喜悅,只因那北秦帝國雄師所展現之威能,已遠遠凌駕於我等之上,令人憂心忡忡。”言畢,他輕輕嘆了口氣,眉宇間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丞相司馬如鳳眉頭緊鎖,面容上寫滿了憂慮,他沉聲說道:“自打賈詡那狡猾的狐狸成了‘逆鱗軍’的智囊,咱們東京城的防線便如薄冰般脆弱,日益艱難。城中的兵士數量日漸稀少,加之這無休止的夜以繼日守衛,個個都疲憊到了極點,身心俱疲。倘若長此以往,恐怕無需敵人動手,我們自己城中的百姓便會因承受不住這重負,心生退意,主動開城投降。”
護國大將軍劉君浩沉聲言道:“眼下的局勢,唯有智取。陛下應當遴選言辭犀利、辯才無礙的文臣,委以重任,出使西楚與南趙兩大帝國。若能以言辭說服他們發兵相助,或許我東漢帝國尚能覓得一線生機。”
“再者,西楚與南趙,乃至我們自己,恐怕都已洞悉北秦帝國太子贏蘇辰的勃勃野心。他志不在我東漢一隅,而是整個炎黃大陸東部。任何膽敢阻擋其統一大業的國家和勢力,皆將成為他征途上的絆腳石,首當其衝。”此言一出,大殿內一片沉寂。
太尉羅柯彥輕輕頷首,語聲沉穩而凝重,宛如古鐘般迴響在議事廳內:“唇亡齒寒,此理西楚與南趙皆應深知。實話說,為了東漢帝國能綿延存續,哪怕他們提出的要求苛刻至極,我們也只能無奈應允。畢竟,若無法抵禦北秦帝國的侵襲,何來未來可言?那些領土、權柄,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虛無縹緲。”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與悲涼。東漢帝國,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帝國,如今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北秦帝國的兵鋒已經包圍了東京城,他們早已是危在旦夕。
“西楚與南趙,作為我們的盟友,應當明白這個道理。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共同抵禦外敵的侵襲。”羅柯彥的聲音微微一頓,似乎在思考著什麼,“當然,現實往往比理想殘酷得多。他們或許會因為一時的利益而提出苛刻的要求,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放棄抵抗。因為,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他的目光穿過議事廳的窗欞,望向遠方連綿不絕的山巒。那些山巒彷彿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與變遷,也彷彿在提醒著人們:在無盡的時光長河中,唯有堅韌不拔的信念與決心,才能支撐人們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寒冬。
“那些領土,權柄,雖然看似重要,但在國家的存亡面前,它們不過是過眼雲煙。”羅柯彥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但願西楚與南趙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與我們攜手並肩,共同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他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彷彿已經預見了即將到來的艱難歲月。然而,在這低沉的聲音中,卻透露出一種堅定的信念:無論未來如何艱難困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