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輪迴開始(第1/2 頁)
【漢和帝生前有兩個兒子,長子雖然年齡稍稍大一點,但是天生有厥疾,經常突然暈倒、氣血逆流,根本擔不起皇帝大任,且這個疾病也讓人懷疑他能否平安長大。】
【幼子出生不過百日,但其為皇后鄧綏之子,於是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新帝,和熹皇后攝政。】
【和熹皇后執政有方,鄧氏外戚也頗有有才幹之人,但幼帝早亡,不得不重新立一位新君——漢和帝已無其他子嗣,便只能從宗室中挑選。】
【最終,和熹皇后和鄧氏選立了漢章帝之孫,即日後的漢安帝。】
【漢安帝長成後,同樣想要奪回權力,但鑑於和熹皇后的功績和威望,在其生前漢安帝未能動手;和熹皇后崩逝後,漢安帝親政。】
【他將和熹皇后兄長鄧騭逼死,其餘鄧氏子弟廢為庶人,但鄧氏一族一向同心憂國,知曉分寸,懂得功成身退,因此天下為之不平,漢安帝被迫將鄧氏子弟召回洛陽,又將鄧騭重新安葬。】
【漢安帝雖然不需要透過政變奪權,但是他在登基之後大肆任用外戚——其祖母宋氏的兄弟子侄,嫡母耿氏的兄弟子侄,妻子閻氏的兄弟子侄,還有乳母王氏和她的女兒。】
【有人評價,漢安帝親政後,東漢“內寵始盛”,如今外戚獲得的寵幸,自漢元帝以來,“未有等比”。】
【可以說漢安帝親手推動了外戚勢力的飛速膨脹——這不是在太后攝政時期的必需品,而是皇帝本人不知出於何種考慮而親手鑄就的結果。】
【本來,東漢皇帝大多英年早逝、幼主即位,就必將造成皇帝在幼年時期不得不依靠外戚的結果,也必然會壯大外戚的力量。可是漢安帝自己卻主動去推動了外戚的進一步壯大。】
【而另一個角度,漢安帝也是親手推動了朝堂爭鬥的人。】
【同為外戚,朝堂上的權力就那麼多,怎麼能和其他外戚家族分?】
【以往的漢朝皇帝,即使任用外戚,大多也只是在一群外戚之中挑出一個放在第一位,剩餘的雖然也有恩遇,但決不能與第一位相比。】
【所以,漢安帝提拔起來這麼多外戚,難道是出於想要這些外戚彼此爭鬥來維持平衡的想法?】
【他可能認為,這幾家外戚的依靠都是他這個皇帝,所以受制於他、不可能對他不利,因此要比那些朝臣們好用;同時,多提拔幾家,他們內部就會爭鬥,就能維持住平衡。】
【以上只是個人推測。】
【但坦白講,如果他真的是這麼想的話,那他這個做法可真夠糟糕。】
鄧綏確定了,自己和兄長之前覺得還不錯的劉祜確實不是一個好選擇。
如果說劉祜對鄧氏心懷不滿,甚至想要打壓鄧氏,那雖然讓鄧綏不太高興,可也算得上是一個皇帝的正常行為——自己這個太后掌權多年,又有鄧氏一族輔助,皇帝當然會不高興了。
可是劉祜居然在親政之後那麼任用外戚,濫發爵位和官職,從他的妻族母族,甚至是祖母一族都沒有落下……
哦,還有那個乳母。
這人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雖然大漢一向不憚於任用皇后的父兄,還可以稱得上一句傳統;包括他們東漢,皇后大多出自高門大戶,天然就是一股支援幫助皇帝的力量——只要皇帝能夠利用好。
可,任用也不是這麼個任用法啊!
她這個太后在提拔鄧氏子弟的時候,也沒有這麼不講究的一口氣來上這麼多官職爵位。
即使是先前的竇皇后,比自己縱容母族多了,也沒有這麼大批發一樣的封賞官職。
劉祜到底是怎麼想的?
他不會真的覺得自己拉起來這麼多家外戚是對自己的統治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