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宋網紅蘇眉山 > 第88章 《虔州八境圖》開啟的“八景”時代

第88章 《虔州八境圖》開啟的“八景”時代(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可笑,我走後,你連皇位都坐不穩盜墓:這弟弟很強,卻過分爹寶穿越古代,藝術生的科舉之路我穿越成了特利迦和卡爾蜜拉相愛班超傳奇世界BUG太多,住手,我來修!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大宋網紅蘇眉山大明萬戶侯水源王黑魔法三國傳大秦:簽到天下,霸臨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開局直接坑害劉邦!四合院:虐禽永無止境神奇寶貝:關於我毒系專精這件事一人:別人練武,我資料化身體大明:家祖朱重八

元豐元年(1078)二月,蘇軾的抗洪事蹟以及增築木堤的建議獲得朝廷的恩准。

朝廷下旨賜錢二千四百一拾萬,組織民夫四千餘人。蘇軾又從常平倉裡支取了六百三十四萬錢,一千八百餘斛米,再招募民夫三千餘人,改築了外小城,修建了木樁加固的堤岸四處。分別在天王堂之西、彭城樓之下、上洪門西北與大城的東南角,此前取土的十五個大坑悉數被填平。

沒過多久,澶州靈平埽建成,大水已不再氾濫。

蘇軾認為,黃河一般五六十年決堤一次,而徐州正處於汴河與泗水的最下游,州城前後二百餘里都有高山的阻擋,一旦發水,水勢深且極難消退。

於是,就藉著皇帝賜詔之際,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刻在石碑上,以告誡後世的徐州百姓。

做完這一切,時任北京(宋時大名府為北京)國子監教授的黃庭堅給蘇軾寄來了自己的書法及古詩兩首。

黃庭堅為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幼年便聰穎過人,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他舅舅李公擇到他家,取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舅舅非常奇怪,以為他乃千里之才。

蘇軾第一次看到他的詩文,就以為他的詩文超凡絕塵,卓然獨立於千萬詩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沒有這樣的佳作。有了蘇軾為之站臺,他的名聲開始震動四方。

有一次,蘇軾作了一首《春菜》詩,其中有“明年投劾徑須歸,莫待齒搖併發脫。”之句,意思是說,自己家鄉的春菜是那麼的富足,明年不如棄官歸鄉去盡享美味,不要再等到齒搖發脫之時。

黃庭堅的和詩是這樣說的,“公如端為苦筍歸,明日青衫誠可脫”,蘇軾得詩後大笑,對身邊的親朋說,我原本就不願意做官,今天應該依照黃魯直的建議以苦筍之美味硬差致仕了。

蘇軾與黃庭堅一生唱和無數,而這是二人的首次詩詞唱和。

這幾天,傳來了老朋友孔宗翰要罷京東路提刑改知陝州的訊息,蘇軾聽說後,不免覺得要為他寫點什麼作為送別之辭。

突然,蘇軾想起了他在離密之時,繼任者孔宗翰就曾以《虔州八境圖》向自己求詩,自己一直無暇為之,此時也該還上這一文債了。

虔州,此名今已不存。

紹興二十三年,校書郎董德元以“虔”字為虎頭,虔州號“虎頭城”,絕非佳名,奏請朝廷改名,遂詔改虔州為贛州(取章、貢二水合流之義,且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稱為贛),贛州之名始此。

虔州原轄南康、大餘、上猶三縣另置南安軍,治所在大餘。

宋仁宗嘉佑年間,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翰知虔州,鑑於“州城歲為水齧,東北尤易墊圮”,於是“伐石為址,冶鐵錮基”,以阻擋水災的侵擾,從而解決了全城百姓的後顧之憂。

一日,孔宗翰登上樓臺,放眼望去,只見一派大好河山,不由心曠神怡,創作的衝動油然而生,於是利用閒暇之餘,創作了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虔州八境圖》。

之後,他又在龜角尾城牆上築起了石樓,後稱“八境臺”。

八境臺原為石樓,因郡守孔宗瀚築臺後繪製《虔州八境圖》,並以圖求詩於蘇軾而得名,孔宗翰將圖與詩都刻於石樓上,石樓因此而得名“八境臺”。

熙寧十年,蘇軾由密州改知徐州,孔宗翰接任密州,正值蘇軾離別之前,孔宗翰便將自己之前繪成的《虔州八境圖》出示,請蘇軾按圖題詩,以便寄回虔州,鐫刻於石,以圖永存。由於多種原因,老孔的這一願望未能如願。

直到今天,老孔就要出知陝州了。

蘇軾不得不開啟這些畫作,逐一觀賞,只見此地確實風光旖旎,妙不可言,猶如人間仙境。於是,欣然作詩八首並序,題於圖上以

目錄
四合院:執掌夢幻田園開局退出娛樂圈,我修復華夏文明海賊:白團養崽手冊過河拆橋錦衣之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