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糧食風波(第1/2 頁)
三言兩語喝退賈張氏,馬衛國大顯神威,徹底在四合院裡站穩腳跟。 相信很長一段時間,賈張氏那個瘋婆子都不敢再上門找事。 同時院裡鄰居平日裡想算計馬衛國前,亦是得掂量著點。 “何叔,問題解決了。 咱們出去吃飯吧。” 小風波擺平,馬衛國繼續辦正事。 “好,咱們走。” 一行人多,腳踏車載不完,因此選擇腿兒著過去。 天色不晚,天際的晚霞格外絢爛。 幾人迎著涼爽的秋風行走在街道上,悠閒自得。 對晚宴更多幾分期待。 馬衛國初到四九城,對城裡環境不太瞭解,大館子都沒下過一個。 萃華樓的名聲還是從院裡鄰居口中得知。 因此,馬衛國來到飯莊前時有些抓瞎。 還是何大清懂行,輕車熟路幫忙把晚宴的事安排妥當。 “何叔,真沒想到四九城下個館子有這麼多門道啊。” 點完菜,馬衛國靠在椅子上舒了口氣。 “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 四九城是前朝的都城,首善之地。 各行當都比較喜歡講究。 現在算是簡化開放了。 擱以前,講究更多。” 何大清呵呵一笑,倒了杯茶潤潤嗓子。 “大館子不提,就是路邊小攤都有相應的規矩。 就拿簡單的炸豆腐來說,看著簡單,那佐料麻煩。 吃炸豆腐,韭菜花、滷蝦油、醬豆腐汁、芝麻醬、辣椒油缺一樣都不行。 缺了就是豆腐渣味兒,跟嚼生豆子似的。 客人可不買賬。” “誒呦,路邊攤的平民小吃都這麼麻煩?” 馬衛國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麻煩有麻煩的意義。 這算是老四九城人的‘範’,不管窮富,吃什麼就是什麼,要恪守規矩,不能弄虛作假忽悠人。 今時不同往日,時代在不斷變化,現在的人更喜歡簡潔,不喜歡彎彎繞繞。 不過有些好傳統也隨之消失了。 街面上的攤販,有些開始耍起花樣。 不好好做東西,變著法兒求快,降低質量,淨想撈錢。 不懂行的看不出來,眼不見心不煩。 我這個廚子看得清明,心裡平靜不下來。 所以平時我都喜歡在家自己做飯,儘可能不在外面吃東西。” 何大清吐槽道。 隨著越來越多人湧入四九城,這座城市的人口構成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些事情不可避免發生改變。 其中有好有壞,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好事是居多的。 “我覺得你也可以多買些糧食放在家裡。 自己做飯既能省錢,還吃得好。” “何叔,那這萃華樓……” 馬衛國皺起眉頭小心翼翼地問道。 請人吃飯是想表示感謝,他可沒有坑何大清的意思。 “你放心吧,四九城裡的大飯莊都很注重口碑。 那些大師傅都還在,短時間內,菜餚品質還是有保證的。” 四九城裡的大飯莊走的是高階路線,常客許多是城裡有名的老饕。 可不敢隨意亂改菜品,壞了好不容易攢下的名聲。 “那我就放心了。” 馬衛國點點頭露出笑意。 不多時,點的一桌子菜就上來了。 何大清時不時給馬衛國介紹菜餚的特色。 一行撒開腮幫子大快朵頤,吃得十分盡興。 …… 安頓好一切,馬衛國正式入職軋鋼廠,在保衛科做幹事。 廠裡院裡都十分平靜,沒再發生什麼事端。 何大清家的存糧計劃還在悄然進行。 時間來到十月,一則通告的釋出打破院裡的寧靜。 “大清,以後糧食要統購統銷的事,是真的嗎?” 閻埠貴和李勝利來到東跨院,急切地跟何大清求證。 “通告上寫得明明白白,當然是真的。” 何大清淡淡回答道。 統購統銷是國家擬定的大政,主要針對市面上糧食分配不均,供求關係不平衡的狀況。 能改善全國各地糧食緊張的問題,維護更多人的利益。 “那咱們四九城的糧價會不會上漲?” 閻埠貴擔憂地問道。 院裡的鄰居大多是升斗小民。 每一次大政策的變動都可能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經歷過糧食短缺的艱苦時期,他們更重視吃飯問題。 特別是閻埠貴這種工資不多,還要養許多口人的家庭。 平時本就過得拮据,要是糧價上去,他可扛不住。 “別害怕,國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