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賑災(第1/2 頁)
第53章 賑災
陝西地震之事,可謂是牽動了朝野上下無數人的心。
京城百姓為此自發的放天燈許願,卻被巡邏計程車兵無情阻止。
因為蘇黎早就下令非年節不得私放花燈與天燈,以免打撈不及引發火災。
士兵和百姓們面面相覷,這就有些尷尬了。
好在百姓的善心還是有去處的,因為災情過重,朝廷一時也擔不起這麼大的後勤支出,畢竟現在武備昌盛,小錢錢吞的比誰都快。
為了賑災,戶部靈機一動,搞了個募捐活動,現場捐現場刻功德碑,這些功德碑也不會浪費,都會一起拉到陝西在重建中一起建進去,以後還能當個地標使。
果然,在極注重名聲和積德的古代,百姓一聽能刻功德碑,那簡直是擠破了頭,人人你一匹布,我一袋米的,積少成多,也收了不少物資救急,被戶部快馬加急送往陝西。
戶部的處理讓蘇黎十分滿意,政治就該是有人情味的,懂得變通才是正道。
欣賞的同時,蘇黎也意識到正值年末朝廷的物資恐怕不夠的現實。
但蘇黎很快找到了搜刮……呸!是募捐物件。
寺廟。
之所以想到寺廟而不是官員宗親,那自然是因為官員工資低到讓蘇黎心虛,宗親待遇也被蘇黎砍的差不多了,現在讓他們捐,恐怕也捐不出啥。
而寺廟就不同了,因為老朱的優待,明朝寺廟地位挺高,已經成為沒有明確下旨的“國教”了,要不是後面出個嘉靖修道,寺廟興許還能更紅火些。
因為大明是明教出身,不過朱元璋不信這玩意兒。但架不住朱元璋當過和尚啊!
所以投桃報李,朱元璋上位後那是帶頭信佛,還給住持專制了精美的袈裟,當然,普通小寺廟就別想了。
但從此,佛教在大明那是強盛無匹了。
但蘇黎看它很不順眼。
因為什麼?
因為寺廟也佔地啊!而且還不是自己種,是佃給別人的。
不是佛家清靜之地麼?
咋還做這事兒?
而且,最重要的是,寺廟它不,用,交,稅!
拿那麼多香火錢,佔那麼多地,還不交稅,難怪會出家哈。
蘇黎決定改革一下,不是她對宗教有偏見,而是宗教這玩意兒信太過人腦子容易出問題。
而且寺廟又大部分收青年,簡直浪費人力資源。
才不是因為不交稅!
於是蘇黎著文閣釋出了《大明佛教新規制改》。
主要改革四部分。
一、寺廟需繳納其收入的百分之六十。
二、寺廟不得收有家室者或親人未亡者入廟。
三、寺廟不得佔田,且百姓官府不得買賣土地與寺廟。
四、寺廟人數不得過五百,餘者放出。
新規堪稱嚴格,但社會反映不算太大,比起那些不喜歡就玩滅佛的皇帝,蘇黎的“不喜歡”簡直溫柔極了,而且也沒禁止民眾信佛,寺廟又沒有政權,更是不反駁。
於是,大明最大的扼佛行動開始了。
各地政府和京區皆分派兵隊進寺廟改革,將土地丈量後全部收歸國有,多餘和尚將非孤者還俗,廟內香火錢統計後收走百分之六十納稅送京。
共計還田數十萬頃,和尚還俗數十萬人,納稅六千萬兩白銀。
蘇黎簡直暴富。
本來還對蘇黎扼佛不明所以的大臣見此,也是貼心的送上了小膝蓋。
論斂財,還真沒人贏的過陛下呀。
一波寺廟稅,讓蘇黎角度刁鑽的集齊了賑災物資,甚至還有盈餘,可見寺廟之富。
一切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