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頁(第1/3 頁)
待到兩人回城之後,才得知了玉無玦打算起用南華孟氏,讓孟謙回到南方,而將玉無凡調回北燕的事情。
得知這個訊息,逸王挑了挑眉,看了一眼玉無玦,&ldo;你倒是信得過孟家。&rdo;
玉無玦不以為意,&ldo;有何信不過?&rdo;
比起玉無玦心中的諸多打算,逸王顯然有自己的想法,&ldo;孟氏當年的災難,就是因為功高蓋主之由,如今,南華剛剛覆滅,你便這般毫不猶豫地啟用孟氏,雖然孟堯去世了,但是孟氏如今的族長,也有不少影響力,對於南華學士幾乎是一呼百應,你心中便沒有擔心的?還與孟謙,本王雖是欣賞孟謙這樣的能人,但是,你可別說,你當真相信孟謙自願來北燕,當真是為了什麼回覆中原的舊志,而完全沒有藉此讓孟氏重新發揚光大的私心。&rdo;
玉無玦神色仍舊是淡然無比,&ldo;信不信,又如何?難道皇兄還會相信,這世上的讀書人心中只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志願,而沒有一點私心?&rdo;
逸王臉色一變,微微噎住。
玉無玦搖了搖頭,&ldo;且不管孟謙的想法如何,至少,孟家兩代之內,必定是心繫百姓,效忠辰國的,至於如此,為何不用?&rdo;
孟家都知道,阮兒曾替其洗清冤屈,為了這一分情意,孟家在孟謙及其一代之內,必定不會生了異心。他心中亦是有打算之人,不然也不會答應幫助孟謙來北燕。
逸王對於行軍打仗,自有一套,但是,對於朝堂大事,卻沒有太對心思,今日說這番話,只是順勢與玉無玦說一聲,如今聽到玉無玦這麼說,當即擺手道,&ldo;朝堂的事情,本王管不著,你心中有數便行了,本王今日來找你,也並非說朝堂之事,接下來你如何打算?&rdo;
玉無玦道,&ldo;北燕政務自有三哥處理,六弟也會儘快趕來,但西部與北部舊部,卻是不能任其發展下去,如今北燕內部軍務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皇兄和皇嫂,還需繼續西進,掃平舊部。&rdo;
逸王也正是這樣的想法,聞言點頭,&ldo;我也是如此認為,沒道理燕璟都死了他們還想著反抗不成。&rdo;
玉無玦微微勾唇,不再多言。
接下來,逸王和逸王妃帶著大軍,繼續西進,旨在收服北燕殘餘舊部和還在垂死掙扎的南梁。
而玉無玦則和阮弗以及玉無寒等人繼續留在北燕,處理北燕的軍政大事,玉無玦本就是辰國太子,在離開永嘉之前,元昌帝給了他任命官員乃至全權處理政務的權利,因此,對於如今的北燕臣民和舊臣而言,玉無玦的話便是原先如燕璟的話一般的存在。
頭頂的天已經變了,對於百姓而言,沒有比安定的生活更重要的事情了,因此,並無什麼牴觸的情緒,而北燕頑固的舊臣,也隨著玉無玦的手段漸漸瓦解了下來。
而不少原先北燕具有影響力的舊臣,卻隨著形勢漸漸穩定下來,也將眼睛放在了玉無玦和玉無寒的身上,尤其是所有人都知道,辰國太子成婚六載,除卻太子妃之外,再無旁的女人,尤其是心眼明亮的人都知道,未來的天下,必定是掌握在這位太子的手中的,而玉無寒至今為止更是依舊單身一人,不少有心思的人,自是打起了一些別的主意。
不過別看玉無玦和玉無寒看起來都是翩翩溫良的模樣,對於旁人的這些心思,又豈會不明白,因此,對於北燕舊臣,所用可謂是雷霆手段。
但是,眾人在玉無玦這兒碰壁了,就想著把主意打到了阮弗的身上。
甚至有的臣婦,直接帶著女兒去見阮弗,說什麼讓女兒在阮弗的手下學習一段時間之類的話,阮弗原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對於諸位大臣的那些心思,雖然心中有數,卻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