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這劍要不得了,變成綠茶劍了都(第1/2 頁)
兩劍交鋒,一時間竟難分勝負。
周圍的賓客看的心驚肉跳,背後發冷發寒,卻也只能強裝鎮定地坐著。
若說這麼些年能在青戈手中過幾招的,這把劍乃是第一個,就連逆端都未曾在青戈手中接下三招,畢竟是殺神劍,戾氣沖天,又蠻橫。
宮煜看著臺上鬥得不分上下的兩把劍,頓覺有趣,繼而扭頭去問梁朝公主:“此劍何名?”
梁朝公主微微一笑:“當年鑄造這柄劍的鑄劍師用同一塊隕鐵打了兩把一模一樣的劍,其中一把送給當朝太子作生辰賀禮,另外一把劍則被封入劍匣之中,做鎮國之劍,像這類劍,都有一個通用的名字。”
“國殤。”
所謂國殤無非就是國破家亡之時君王亦或是公主等有骨氣者用來自刎謝罪天下的劍罷了。
這話豈不是含沙射影了太康帝的死法,這又如何叫人能高興的起來。
太康帝的臉色果然陰沉下來。
在場賓客雖個個心知肚明這位梁朝公主話裡有話,但誰也不願意當這隻出頭鳥,儘管人家沒有抬到明面上來說,但若是此話從自己口中說出來,便是徹底坐實,到時候龍顏大怒怪罪下來,到底怪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宮煜身上,想看看這位靖北侯究竟該如何接下這個話茬。
只是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方才還佔據上風的青戈一不留神,竟被那柄國殤劍打退幾步開外,整個劍身都往外飛去!
說時遲那時快,宮煜腰身一動,雙指夾住青戈劍身,向中一折,瞬時,青戈歸鞘。
整個過程發生的太過迅疾,竟讓圍觀的人都看的雲裡霧裡,一頭霧水。
宮煜反手握住國殤劍的劍柄,丹田內靈氣躁動,自肺腑往外蔓延,由內到外,輸送到掌心之中,一股蠻力將此劍劍靈生生壓了回去。
兩柄劍,一個是鎮壓著數萬冤魂,沾染了無數人鮮血的殺神劍,一個是見證山河破碎,百姓疾苦的國殤劍,兩者皆是人間大悲。
好巧不巧,這兩大疾苦都讓宮煜碰著了。
亓官宜一口嚥下手中最後一塊糕點,握著劍棍的手躍躍欲試:“大師兄,要不我去幫幫忙?”
溫白搖搖頭:“我們要相信三師弟。”
“好吧。”亓官宜頗有些遺憾地坐回去,雙眼卻一眨不眨地盯著宮煜握劍的動作。
只見那劍只平息了不到三秒,就再度躁動起來,冰冷的寒意自劍身內部傳來,直抵人心,宮煜握劍的手微微一抖,無端之間竟也被它影響。
眼前的一切驟然變幻,此時,此刻,他身前不是富麗堂皇的宮殿,不是繁盛奢侈的宮宴,那立於高臺的也不是不怒自威的太康帝,四周都瀰漫著戰火。
皇城在著火!
宮女、侍衛逃竄、尖叫之聲在火海里經久不息,那高高掛在城牆上的人頭滿目瘡痍,殷紅的鮮血染紅了整張面目猙獰的臉。
而更叫人心驚肉跳的是,那顆頭顱上還戴著一頂帽子,黃色的。
而宮煜就這麼執劍站在這一堆又一堆的屍海中,平靜地望著那被“叛賊”釘死在城牆上的頭。
事實就是如此,史書上的寥寥幾筆,概括不了過去時間中的任何一場宮變。
哪場宮變又是真的做到兵不血刃,只殺皇帝一人的?
皇帝得死,服侍他的太監宮女得死,他的親人孩子都得死,一個也跑不了。
再賢明的君王,在登基之前都避免不了一場血戰,不踩著你的人頭上去,那就只能成為他人的墊腳石。
宮煜垂眸,食指輕輕撫去劍身上的灰塵,這時他才發現此劍並不是無名,而是後人不知道它叫什麼。
斷流。
這是它的名字,只有將它拔出劍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