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水滸傳60-6(第1/2 頁)
第五篇-眾山頭官逼民反均是好漢
飲馬川三好漢聚義
鐵面孔目心向梁山
江湖好漢宿聞及時雨聲名,數十個好漢,同聚梁山。山寨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這日晁蓋、宋江,與眾好漢聚義廳閒談。提起入雲龍公孫勝,回家探母參師,數月不見回還。
宋江讓神行太保戴宗,到薊州城尋找公孫一清,回山與眾弟兄相聚。
戴宗告辭了眾弟兄,綁上甲馬。使起神行法,日行一千,夜行八百。只覺得風聲呼呼,如駕雲電,半天功夫,已到數百里之外。早向山東餐藜粟,晚來魏府吃鵝梨。
聽得耳邊一聲大喊,“神行太保!”看到路邊一個好漢,衝戴宗揮手示意。戴宗收起神行法。
原來好漢是錦豹子楊林,綠林叢中出身,行走江湖。前些日子,巧遇入雲龍公孫勝,一見如故。公孫一清說到梁山,晁蓋、宋江兩位頭領,招賢納士,兵強馬壯,劫富濟貧,眾心所歸。提到神行太保戴宗,梁山泊哨探軍情頭領。錦豹子心向梁山,公孫勝推薦到山寨入夥。恰遇戴宗神行作法,猜想神行太保。
兩人剪佛。戴宗說明來意,正是尋公孫一清回山,弟兄團聚。邀楊林一同尋公孫勝,然後入夥梁山,楊林欣然答應。
戴宗給楊林綁上甲馬,使起神行法,如騰雲駕霧般,飛速前進。
這日走到一個去處,飲馬川。四處山嶺環繞,山青水秀,一馬平川。戴宗收起神行法,與楊林邊走,邊欣賞沿路景色。
一陣銅鑼響,閃出一二百小嘍囉,為首三個好漢,攔住去路。
楊林正要顯示能耐,作為上梁山見面禮。挺起筆管槍,來到陣前。都是熟人好兄弟,撲翻身剪佛。
原來飲馬川三個好漢,先落草的火眼睃睨鄧飛、玉蟠杆孟康,綠林叢中入夥,兩人奪了飲馬川這個好去處。手下三二百小嘍囉,佔山為王。
鄧飛祖貫襄陽府人氏,今湖北省襄陽市。因雙眼紅赤,綽號火眼睃睨。多餐人肉雙睛赤,火眼睃睨是鄧飛。此小說誇張寫法,不是因吃人肉,而兩眼紅赤。孟康祖貫真定州人氏,今河北省定州市。善造船隻,船舶工程師。因押送生辰綱,督造船隻,官員橫徵暴斂,孟康不憤,殺掉貪婪官員,落草江湖。
兩人在飲馬川解救了鐵面孔目裴宣。裴宣祖貫京兆府人氏,今陝西省西安市。本府六案孔目,為人正直無私,心靈手巧,積千累萬,不差分毫,綽號鐵面孔目。亂自上作世道暗,忠直之士遭誣陷。被貪贓枉法的知府,尋事發配沙門島。被鄧飛、孟康半路殺掉押送公差,落草飲馬川。裴宣武藝高強,文武雙全,作了飲馬川大當家。
三個好漢邀戴宗、楊林到山寨,盛情款待。戴宗說到梁山泊,晁蓋、宋江兩位頭領,招賢納士,劫富濟貧,仗義疏財,容濟天下英雄豪傑。如今梁山泊人馬強壯,八百里水泊,地勢險要,數次大敗官軍,官府不敢小瞧。
裴宣等三個好漢,早已聽聞梁山泊好漢,仗大義,抗拒官府。劫富財,不禍害百姓,仁義之師,心向梁山。
飲馬川雖山清水秀,地勢險要,然荒田寂寞,應無稚子看牛;古渡淒涼,那得奚人飲馬。只好強人安寨柵,偏宜好漢展旌旗。亂自上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逼上梁山。
三個好漢決意,率三二百小嘍囉,投奔梁山。戴宗讓飲馬川三好漢,稍時等候。待和錦豹子楊林找到公孫一清先生,一塊相聚梁山泊。
戴宗、楊林,告辭了飲馬川眾好漢,薊州城找尋入雲龍。義結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拼命三郎石秀。四海之內皆兄弟,只因義氣兩相投。
戴宗、楊林遍尋入雲龍公孫勝不著,回來與飲馬川三好漢匯合。鐵面孔目裴宣、摩雲金翅大歐鵬、玉蟠杆孟康,收拾好財物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