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國之根本在於江南(第1/2 頁)
薛仁貴得知秦牧可能對自己委以重任後,認真的想了一下,旋即回答道:“主公,屬下若為鎮東將軍,為平定山越之大計,必當採取分化打擊的戰法。”
“對於投奔的山越宗賊首領,可給予高官厚祿。”
“對於頑抗不從的山越宗賊首領,當不遺餘力的進行征討。”
“三年內,屬下必當為主公平定山越之亂。”
一聽這話,秦牧微微一笑道:“仁貴,你還是太小覷揚州的山越之亂了。”
薛仁貴的戰法,其實跟岳飛差不多。
不怪他們會不約而同的採取這種戰法。
要消滅盤踞在各地的賊寇,最好的戰法,其實就是剿撫並用。
一味地招安,或者是一味地征討,那是不合時宜的。
秦牧緩聲道:“據我所知,揚州的山越少則數百人,多則數萬人,由此推斷,山越之總人口應有數十萬之眾,或是上百萬之眾。”
“潘臨、尤突、彭綺、彭材、李玉、王海等山越的強宗驍帥,皆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要想徹底消滅他們,只是征討或招安,還不夠,遠遠不夠。”
頓了一下,秦牧又語重心長的道:“為何揚州的山越之亂,各地的匪患這般猖獗?”
“只因天下大亂,百姓們為躲避天災人禍,不得不藏進了山裡,成了賊寇。”
“但凡他們能吃上一口飽飯,不至於被餓死,都不可能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著刀口上舔血的日子。”
“所以,要對付山越,剿撫並用還不夠,揚州必當實現大治,以吸引山越之民下山,編戶齊民,成為真正的良民、順民。”
“主公英明!”
薛仁貴與岳飛都不約而同的朝著秦牧躬身行禮,說道:“屬下受教了。”
揚州,也就是後世的江南地區,還沒有進行完全的大開發,卻也是富庶之地了。
揚州真正成為天下重資之地,大概是在南宋以後。
歷史上幾乎每一次天下大亂,都在中原爆發,人們也都往江南地區跑。
歷經了東吳、東晉、南宋三個時期,江南地區才完全發展起來,成了華夏王朝的膏腴之地。
以至於在明清時期,江南的賦稅佔了天下的一半不止。
不,有記載表明,唐代時“賦稅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宋代時也有“國之根本在於江南”的說法……
可想而知,揚州這個地方,有多麼富庶了。
富得流油!
哪怕是到了現代,江南地區為國家提供的稅收(GDP)還是一直居高不下的。
現如今,揚州這個地方,也是大漢的一個重資之地。
有漁、鹽、鐵、銅之利,人口還不少,土地還算富庶,能夠輕易的發展起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孫權能依靠江東起家,最後雄踞揚、交、荊(部分)三州之地,跟曹魏、蜀漢分庭抗禮的重要原因了。
人口、土地、財富、軍力等等,都是一個國家安身立命的本錢。
所以,現在秦牧想對揚州進行大開發,順便征服一下山越,得到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人口。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秦牧決定,任命岳飛為鎮東將軍,持節,屯兵於吳縣。
揚州刺史,秦牧則是任命了還遠在許都的王猛。
王猛在歷史上乃是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
又能領兵打仗,又能治國安邦,可謂是文武全才了。
讓王猛和岳飛坐鎮揚州,秦牧放心。
不過,在此之前,秦牧還是要交代一下岳飛,如何對付山越的,讓岳飛少走一些彎路。
“鵬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