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允心》:墨香幽韻繪盛世,染就風華歲月馳。允諾情長同護夢(第1/3 頁)
第六十九章 朝堂風雲,藝術新策
在科技與藝術之花並蒂盛放於中原大地之後,墨染與謝允的目光並未從這廣袤山河間移開,他們深知,若要讓這繁榮之象深入骨髓,朝堂之上的謀劃與決策,猶如沉穩的舟楫,將引領這盛世之船破浪前行。
這日,晨曦初照金鑾殿,墨染與謝允並肩步入朝堂,諸臣早已恭立兩旁,氣氛莊嚴肅穆卻又似隱隱湧動著期待的暗流。因近日來,藝術領域的革新舉措已在民間掀起層層熱浪,而朝堂之上,眾人皆知,王爺王妃下必將有進一步的籌謀與佈局。
墨染率先開口,聲音沉穩而堅定:“諸位大人,今我中原科技昌明,藝術亦呈蓬勃之勢。然此非終點,實乃萬里宏圖之開篇。本王與王妃商議許久,以為當於朝堂設立‘藝文司’,專司藝術諸事之統籌規劃、推廣弘揚,且制定相關典章制度,令藝術發展有軌可循,有序而盛。”
此語一出,朝堂之下頓時議論紛紛。一位老臣出列,躬身行禮後道:“王爺此議,雖立意高遠,然老臣恐此舉耗費諸多人力物力,且於朝政繁務之中,另闢新司,恐致機構臃腫,政令不暢。”墨染微微頷首,神色未變,耐心解釋道:“大人之憂,不無道理。然藝術之興盛,關乎民心所向、國風之立。今民間雖有熱忱,若無朝堂引領規範,恐難持久,亦易亂象叢生。藝文司之設,意在整合資源,使繪畫、音樂、舞蹈、戲曲等諸般藝術門類皆能得妥善扶持與管理,且可借其力,通連內外,揚我中原文化於四海。至於人力物力,當可從現有冗餘之職調配,且藝術繁榮之後,所生之利亦將反哺朝堂與民間,此為長遠之謀。”
謝允適時接過話頭,目光掃視群臣,朗聲道:“且藝文司之責,非僅止管理。將著力於藝術教育之推廣,令我朝子民,無論貴賤貧富,皆有機會受藝術之薰陶。於各州府廣設藝術學塾,遴選賢能之士任教,培育後生之才俊。再者,可組織各類藝術賽事與匯演,激勵民間藝人精益求精,亦使百姓得以共賞藝術之美,凝聚人心,此乃國之根基穩固之道。”
群臣聽聞,沉思片刻,又有大臣進言:“殿下,若設藝文司,其官員選拔標準當如何界定?又該如何監管,以防滋生腐敗與不公?”墨染與謝允相視一笑,墨染道:“此問甚是關鍵。藝文司官員,當首重其藝術造詣與品鑑之能,可由民間藝界德高望重之人與朝堂共同舉薦,再經嚴格考核篩選。而監管之責,將交予御史臺與新設之‘藝文監督署’,二者相互制衡,確保每一項決策、每一筆資源皆用之得當,公正透明。”
談及此處,朝堂上的議論聲漸趨緩和,眾臣似已開始領會此中深意與長遠價值。然而,墨染與謝允的謀劃遠不止於此。
墨染踱步朝堂,繼續道:“吾等亦思及,藝術之發展,需與百業相融合。如可令繪畫技藝應用於瓷器燒製、絲綢紡織之圖案設計,使我朝瓷器與絲綢,不僅質地精良,且藝術價值倍增,於海外貿易之中更具競爭力;音樂舞蹈可融入節慶典禮,豐富禮儀內涵,彰顯國之氣象;戲曲故事可改編為話本、傳奇,傳於市井之間,教化民眾,啟迪民智。如此,藝術方能深入生活,生根發芽,而非空中樓閣。”
謝允補充道:“此外,為鼓勵藝術創新,當設立‘藝文功勳榜’,凡於藝術領域有卓越貢獻者,無論士農工商,皆可入榜,賜以殊榮厚賞,使其名垂青史。而對於傳承古老技藝與文化之家族、團體,亦將給予扶持與保護,使其香火不絕,傳承有序。”
隨著二人詳細闡述,朝堂之上的氛圍逐漸從質疑轉為思索與認同。諸臣們意識到,這一場關於藝術的朝堂變革,並非一時興起的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高瞻遠矚的戰略佈局,其觸角將延伸至中原大地的每一寸山河,觸及每一個子民的生活。
為了進一步說服群臣,墨染命侍從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