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投資英倫(1w)(第1/9 頁)
第125章 投資英倫(1w)
工業化帶來的另外一個“成果”,就是保質期長、運送成本低、廉價的真·工業食物,其中罐頭食品首當其衝。
實際上,密封罐頭的技術是一個叫做尼古拉斯·阿佩爾特的法國人發明的。
當時,拿破崙想要解決軍隊的食品供給問題,而阿佩爾特結合已有的實踐經驗,發明了密封金屬罐外加高溫消毒的技術,大大地提升食品的儲存期限,也因此得到了法國政府的獎賞。
不過,對吃十分講究的法國人並沒把罐頭食物放在眼裡,反而是英國人將此發揚光大。
一個叫做彼得·杜蘭德的英國人,緊跟著阿佩爾特的步伐,申請了密封罐的專利,其中也參考了不少阿佩爾特的發明技術,並把它賣給了英國商人。
1813年,英國第一家食品罐頭公司成立。
憑藉著英國人先進的工業技術和生產線,從肉、魚到蔬菜湯、糖漬水果,英國人都能生產出來。
罐頭食品生產的一大核心就是高溫。
關於微生物的研究發現,有些休眠狀態的細菌和真菌孢子(比如肉毒桿菌芽孢)可以在100°c以上的溫度存活。
一般的食物煮熟了馬上就吃了,溫度足夠殺掉活菌就行;
但是細菌芽孢卻能在罐頭的厭氧環境中甦醒、生長然後讓食物變質,所以必須要消滅乾淨——在130°的高溫下蒸上接近20分鐘。
在巴斯德關於細菌的研究之前,人們已經透過不斷的試驗,得出了“高溫能夠保證食品不變質”的結論;
後來關於微生物的研究,更是促成了生產流程的標準化以及食品安全的提升。
不過,長時間高溫消毒會讓食物失去原有的口味,只好用口重的調料掩蓋,味道自然不怎麼地了。
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味道不是首要考慮。
英國廣佈全球的殖民地以及軍隊,非常需要這些罐頭來給他們提供“家鄉的食物”。
比如,在阿三的殖民地官員,會在午餐會上食用“罐裝魚、培根、鵝肝醬餅、蘆筍和乳酪”,配上罐裝豆子、糖衣栗子以及瓶裝杏仁和葡萄乾。
而上流人士的餐桌上,則是三文魚罐頭、罐裝蘑菇、瓶裝豆子,以及醃黃瓜、調料、果凍和果醬,這些都是“令人敬仰的東西”,但光看罐頭二字就讓人食慾全無。
為了方便,殖民地不少美食也被英國人改造成了快餐,例如阿三的咖哩,本需要精心調配的各種香料,結果被英國人把所有的粉粉都堆在一起做成混合料包,和雞放在一起咕咚咕咚一通亂煮。
後來自然也出現了罐頭制的咖哩,連煮都免了。
而到了19世紀末,由於技術的發展以及量產帶來的廉價,工業食品蔓延到了城市民眾的餐桌上。人造黃油、煉乳和可可等等工業產品開始成為家庭食品主力;
來自殖民地和新世界的肉(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等地),被提前稱重然後密封包裝,放在雜貨店裡賣;
從夏威夷和馬來西亞進口的水果罐頭也登上了商品貨架。
普通工人階級也能透過罐頭食品,製造虛假的“奢侈享受”了——
“……傍晚茶包括加拿大三文魚罐頭,佐以麵包和黃油,澳大利亞梨子罐頭和康乃馨煉乳。”
不要笑人家寒酸,在那個年代,罐頭和其它工業食品對於平民階層非常重要。
兩場戰爭,英國廣佈全球的的農產品貿易遭到了嚴重打擊。
在嚴格的配給制度下,罐頭蔬菜成為了平民階層幾乎唯一的蔬菜來源,醜國產的午餐肉簡直有如珍饈。
甚至連一些上層階級都因戰爭的經濟拮据而失去了專屬的廚師,搗鼓不出來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