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銅首;大生意(1w)(第1/9 頁)
第108章 銅首;大生意(1w)
其實這幫舊貴族的思想都差不多,骨子裡都沒瞧得上平民,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現在落寞了,又表現出一副大家都很平等的樣子,好像他們人很好。
實際上,只要一有機會,他們便想盡辦法恢復貴族榮耀。
當然,朱傳仁也知道,如果是自己有這個機會的話,也一定會去爭取,這個年代,有個貴族身份,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跟羅賽聊了一會兒,他發現這個年輕人還是有點腦子的,不是其它貴族那種把腦袋翹到天上去的樣子。
而且他確實對華夏文化非常感興趣,尤其是瓷器古董之類的,甚至能做到如數家珍。
“朱先生,請問您知道圓明園十二銅首嗎?”
朱傳仁愣了下:
“當然,那可是圓明園雕塑的巔峰之作。”
“我家就有一件~”
朱傳仁眼中冒著綠光:
“哦?是哪一件?”
“那是一隻老鼠~”
“鼠受嗎?”朱傳仁若有所思,之前他從沒想過這個問題,現在倒是可以琢磨琢磨了,未來想要迎回銅首那可是難上加難,但現在是有機會的。
無論是利益交換,還是明搶豪奪,都比未來的機會大的多。
最關鍵的是,現在這幫老外可能還沒意識到這批獸首的真正價值。
也許他們知道是好東西,但能賣多少錢誰心裡也沒數。
羅賽倒是給自己提了個醒。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統稱“圓明園”。
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是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六代帝王在150餘年間建立和經營的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曾以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萬園之園”。
康熙二十九年,在明武清侯李偉清華園的舊址上興建了清代第一座皇家園林——暢春園,面積約800畝。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將暢春園北1裡許地名後華家屯的一座園林賜給皇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曰“圓明園”。
按照胤禛的解釋,園名的取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
其中“圓”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
“明”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這就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此時的圓明園,只是一座皇子的賜園,面積約600畝。
雍正三年,在圓明園原有“亭臺丘壑”的基礎上正式展開擴建工程。
首先,對全園重新設計與規劃。
設計思路主要是模仿南方迷人的自然風景,再現古典詩歌和繪畫中的意境。
雍正擔任總設計師,皇家畫院負責具體規劃,樣式雷家族則擔當建築營造。
其次,在園子的南部增建正大光明、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
據《圓明園記》記載:雍正帝“建設軒墀,分列朝署,俾侍值諸臣有視事之所。
構殿於園之南,御以聽政”。
同年8月27日,雍正帝駐蹕圓明園,併發布上諭:
“朕在圓明園與在宮中無異,凡應辦之事,照常辦理。”
從此,圓明園成為清朝統治者經常居住和向全國發號施令的政治中心。
圓明園山起西北,水流東南,與華夏的地形完全契合。
西部的紫碧山房是崑崙山的象徵,東部的蓬島瑤臺依偎著東海,皇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