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試驗(第1/2 頁)
衛小寶眼睛一亮,覺得灌鋼法或許就是那個關鍵突破口。
他迅速在筆記本上寫下灌鋼法的要點和改進思路:在原料選擇上,要仔細挑選高品位的鐵礦石,以保證生鐵的質量;
對於冶煉過程,可參考一些朝代的改進方法,把生鐵片蓋在捆緊的熟鐵薄片上,利用空氣讓生鐵更易熔化,提高冶煉效率;
同時,嘗試控制好熔鍊的次數和時間,摸索出最適合的引數,讓鋼的含碳量更均勻,質量更穩定。
衛小寶確定了灌鋼法這個可行方向後,內心滿是振奮,可他也清楚,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為了讓灌鋼法在古代王府的實踐中更具可行性,他繼續在網上瘋狂查閱資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他深入研究不同鐵礦石的特性,瞭解到古代雖沒有先進的檢測裝置,但可以透過觀察礦石的顏色、質地和重量等簡單方法來初步判斷其含鐵量和雜質含量。
他詳細記錄下這些鑑別要點,打算回到古代後傳授給工匠們。
同時,對於灌鋼法中至關重要的溫度控制,他也找到了一些靈感。古代雖沒有精確的溫控儀器,但可以透過觀察火焰顏色、熔化狀態以及使用特殊的耐火材料來大致估算和維持合適的溫度。
衛小寶還想到,在古代人力和物力都相對有限,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可以對冶煉裝置進行一些改良。
他設計了一種簡單的風箱裝置,透過增加風力來提高爐溫,使冶煉過程更加順暢。
他把這些設計圖和詳細說明都整理成冊,準備帶回到古代,成為工匠們的操作指南。
在整理完所有資料後,衛小寶開始收拾心情,準備回到古代的王府。
他帶上了一些現代的小工具,如小型的精密量具、耐磨的合金鋼刀具等,這些工具在古代雖看似不起眼,但在鍊鋼的實踐中或許能發揮大作用。
告知陳敏生、李美珍和趙嫣芳,他出差幾天後,便當再次穿越回到王府。
一踏入王府,立刻召集了王府冶煉工坊中的工匠們,他們眼中滿是疑惑。
衛小寶顧不上多做解釋,直接把他們帶到了王府開的冶煉工坊。
他站在工坊中央,攤開手中的設計圖和資料,開始向工匠們詳細講解灌鋼法的原理、步驟以及改良後的操作要點。
“大夥都聽好了!”衛小寶洪亮的聲音在工坊裡迴盪,“咱們這次用的灌鋼法,可是能煉出好鋼的關鍵!”
說著,他彎腰拿起一塊生鐵,又拿起一塊熟鐵,展示給眾人,“這第一步,是精選優質的生鐵和熟鐵。”
一位年輕工匠撓撓頭,問道:“大人,可咋知道這鐵好不好哇?”
衛小寶耐心解釋:“聽好了,生鐵敲擊起來聲音清脆、斷面呈白色且質地均勻的,雜質就少、純度高;熟鐵呢,柔韌性好、表面光滑的,才是好熟鐵。就像這塊,你們摸摸,感受下。”說著,他把熟鐵遞給身旁的工匠。
“選好材料後,把熟鐵打成薄片,再將生鐵片蓋在這捆緊的熟鐵薄片上。”衛小寶邊說邊拿起工具,演示著打薄片的動作,“這麼做,是為了讓生鐵液能更好更均勻地滲入熟鐵之中。”
“大人,這厚度有講究不?”一位年長的工匠出聲詢問。
“自然有!熟鐵薄片不能太厚,大概這麼厚就行。”衛小寶用手指比劃著厚度,“鐵片蓋上去後,要捆紮緊實咯。”
“接下來,把它們放入特製的冶煉爐中。”衛小寶指著一旁新安裝的風箱,“這爐子經過改良,加了新的風箱,能讓爐火更旺,溫度升得更快。”
“大人,這風箱咋用呀?”有工匠好奇問道。
衛小寶走上前,握住風箱把手,推拉演示起來:“就這樣,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