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宣帝欲親征(第1/3 頁)
在大齊的廣袤版圖之上,賈府的一舉一動,猶如湖面上泛起的細微漣漪,絲毫無法撼動大齊朝堂這棵根深蒂固的參天大樹分毫。此刻,南疆的烽火已然熄滅,硝煙散盡,然而,整個大齊的局勢卻依舊不容樂觀,唯有北疆之地,依舊籠罩在戰火紛飛的陰霾之下,局勢岌岌可危。
女真人在北疆的勢力猶如野草般瘋狂蔓延,他們步步緊逼,每一次的進犯都像是一記重錘,敲打著大齊的邊疆防線。宣帝聽聞北疆的戰報,龍顏大怒,怒火在胸腔中熊熊燃燒。他滿心懊悔,若不是當初自己執意召趙軒回京,憑藉趙軒的卓越軍事才能,女真一族早已被徹底剿滅,灰飛煙滅,又怎會讓他們有死灰復燃的機會,如今更是囂張跋扈,對大齊的邊疆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眼下的北疆局勢,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盛陽城猶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穩穩地矗立在邊疆之上,守護著大齊的疆土。然而,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實則暗藏著洶湧的危機。安城伯柳林率領著一支孤軍,在高力之地苦苦支撐,猶如汪洋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有被風浪吞噬的危險。柳侯雖然竭盡全力,能夠保證盛陽城固若金湯,萬無一失,但是想要打通大齊通往高力的道路,卻依舊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是當女真人意外獲得了炸彈這一殺傷力巨大的武器之後,局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難以掌控。
如今的盛陽城,已然成為了大齊與女真激烈交鋒的戰場。每日,雙方計程車兵都在這片土地上展開殊死搏鬥,炸彈的轟鳴聲不絕於耳,火光沖天,硝煙瀰漫。無數年輕的生命在炸彈的爆炸中消逝,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雙方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對峙局面,誰都無法在短時間內佔據上風,將對方徹底擊敗。
對於女真人來說,如今的局勢已然是他們的幸運。畢竟在之前的戰爭中,他們幾乎遭遇了滅族的危機,能夠苟延殘喘至今,並取得如今的局面,他們認為這是上天的庇佑。然而,對於大齊而言,這場戰爭卻如同一個無底洞,不斷地消耗著國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高力的三萬大軍,正在水深火熱之中,急需救援。可是,牛繼宗的水師卻還遠遠沒有組建完成,根本無法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任何作用。北疆的局勢已然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急需一支強大的援軍進入,打破如今這僵持的局面。
宣帝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絞盡腦汁,想了很久,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能夠破局的良策。本來,在這危急關頭,讓趙軒統兵去往北疆,是最好的選擇。趙軒的軍事才能和威望,足以震懾女真人,帶領大齊軍隊取得勝利。但是,自己卻因為之前的決策失誤,將他派去了南疆。如今的朝堂之上,能夠讓自己完全信任的武將,已然是寥寥無幾。在無人可用的困境之下,宣帝的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御駕親征。
然而,當這個想法剛剛浮現,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如今,忠順王作為欽差大臣,前往了南疆處理戰後事宜,而趙軒也同樣身在南疆。一旦自己御駕親征,離開京城,那麼京城之中還有誰能夠擔當重任,坐鎮大局,確保京城的安全和穩定呢?這個問題,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了宣帝的心頭,讓他感到無比的沉重和焦慮。
在大齊皇宮的重重宮牆之內,氣氛凝重而壓抑。宣帝坐在御書房中,案几上的奏摺堆積如山,可他卻無心翻閱,北疆的戰事如同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御駕親征的想法在他腦海中反覆盤旋,可京城的安危又讓他顧慮重重。思來想去,他決定前往玉虛宮,向太上皇請教。
玉虛宮的庭院裡,夏日的陽光灑在斑駁的石板路上,太上皇正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靜靜地看著手中的書卷。宣帝踏入寧壽宮,腳步放得極輕,生怕驚擾了這片刻的寧靜。他走到太上皇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禮:“兒臣叩見父皇。”
太上皇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