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奪冠後失落的王麗萍(第1/3 頁)
本屆奧運會金牌第二大戶~游泳比賽結束。
在總共32塊金牌中,美國游泳隊奪得了其中的13枚金牌(男子6枚、女子7枚),東道主澳大利亞獲得5枚金牌(男子四枚,女子一枚)、荷蘭獲得五枚金牌。
中國游泳隊由於五朵金花的退役,近幾年的成債逐漸跌入谷底,本屆奧運會更是無一人取得獎牌。
而隨著第一金牌大戶~田徑專案的開賽,成為了本屆奧運會後半程的重頭戲。
中國田徑隊由於女子鉛球專案上黃志紅、隋新梅等老將相繼退役,而年輕選手還未頂上來。奪金希望便只剩下了女子20公里競走專案。
中國田徑隊派出了劉宏宇、王麗萍兩人參加本屆奧運會的女子20公里競走比賽。
剛剛獲得1999年世錦賽及世界盃女子20公里競走比賽雙料冠軍的劉宏宇被寄予了厚望。
另一位參賽選手王麗萍透過最後階段的國內奧運選拔賽獲得了最後的參賽名額。
王麗萍1976年出生於ln省鳳城市的農村,母親是位純樸的農民,全家的生活支出僅靠在鳳城市一家煤礦菸葉收購站工作的父親維持,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從小王麗萍就有著運動天賦,學校每次舉行運動會時總是能拿第一。
1989年6月,十三歲的王麗萍被鳳城市體校選中,並改學了競走。
1990年,王麗萍被中國競走界著名教練王魁選中,調入遼寧競走隊試訓。
由於王麗萍在訓練中特別能吃苦,王魁留下了這位瘦弱的小姑娘,還當即獎給她一套運動服,一雙運動鞋。
從此,王麗萍和陳躍玲、王妍、劉宏宇等人成為同門師姐妹。
王麗萍平時胃腸不好,運動量一大就要嘔吐,可是好成績必須伴隨大運動量訓練,於是訓練場上,王麗萍常常吐得只剩黃疸水可吐了……
憑藉頑強的毅力和吃苦精神,1997年4月,王麗萍成功入選國家田徑競走隊。
1998年在重慶舉行的全國競走錦標賽暨第13屆亞運會選拔賽上,王麗萍以45分12秒的成績獲得女子10公里競走比賽第三名。
1999年世界盃前國內進行了一次預選賽,在與劉宏宇、王妍等眾多好手同場競技中,王麗萍走出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王麗萍並不在正選名單中,她要透過選拔賽獲得奧運會的參賽權。
在第一站、第二站的選拔賽中,王麗萍連續獲得兩個第一。
最後一站比賽在大連旅順進行。比賽前四天,王麗萍膝傷復發,教練急忙從哈爾濱請來專家為她進行理療。
兩天後,在比賽開始前,王麗萍驚喜地發現膝蓋不疼了。20公里走下來,王麗萍又獲得了冠軍。
憑著這三次選拔賽冠軍頭銜,王麗萍獲得了悉尼奧運會最後的入場券。
在本屆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比賽場上,隨著一聲槍響,世界各地的參賽者紛紛邁起腳步衝出。
競走專案不同於跑步,有著諸多規則。特別是為了比賽公平性,要求參賽者不允許出現雙腳同時離地的狀態,並且在邁步的時候,前腳膝蓋必須是直的。這也是避免選手們走著走著就跑起來。
如果違反了以上規則,便視為犯規,前兩次犯規會出示一張黃牌警告,當第三次再犯規時,裁判便會出示紅牌直接將犯規選手罰下。
在比賽開始後,各國參賽選手走得十分小心,生怕因為犯規被裁判罰下場。
20公里的競走比賽對於選手是一種巨大的考驗,體力、耐力以及良好的心態缺一不可。
許多參賽選手往往因為心態問題犯規被罰下場。
在競走比賽中,裁判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