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摧毀物資車隊(第1/3 頁)
人們常說毛熊天生不懼寒冷,但難道他們真的是鋼鐵鑄就而成、完全不畏嚴寒嗎?
其實不然他們之所以給人以這種印象。
無非是相比起常人來,具備更強一些的耐寒能力。
可以在較為惡劣的低溫環境下堅持得更長久而已。
在制空權已然喪失的不利局勢下。
想要對倭奴軍和高麗軍的後勤補給線構成哪怕一絲一毫的威脅都無異於痴人說夢。
而承擔這至關重要後勤保障任務的正是漢武軍。
他們深知要確保物資運輸的高效與順暢。
必須倚仗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動員行動就此展開。
漢武軍慷慨地開出了極為誘人的條件。
招募 30 萬名來自北境地區的居民參與鐵路修建工程。
每人每天可獲得一塊大洋的豐厚酬勞!
此訊息一經傳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人們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報名參加。
畢竟這樣的待遇實在太過優厚,誰又能抵擋得住如此巨大的誘惑呢?
而這一舉措所展現出的,便是華夏基建那令人驚歎的力量。
只要資金充足、規劃合理,似乎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華夏人民創造奇蹟的步伐。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在足夠多金錢的驅動之下。
就算是將珠穆朗瑪峰裝上電梯這般看似天方夜譚之事。
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
若是資金充裕到一定程度,甚至連在廣袤無垠的太平洋上空撐起一把遮陽巨傘。
亦或是給黃土高坡貼上一層光可鑑人的瓷磚或許都會成為現實。
由於足足有三十萬來自北境的民眾不辭辛勞地幫忙輸送各類物資。
這使得身處前線的倭奴軍和高麗軍得以擁有充裕的過冬物資儲備。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毛國方面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他們那附帶的 200 萬人所需的物資供應情況著實令人擔憂。
要知道這些物資正不斷遭受著各方勢力的狂轟濫炸。
無奈之下他們不得不鋌而走險,選擇穿越冰冷刺骨且危機四伏的北冰洋來進行海上運輸。
畢竟陸地上的交通狀況簡直慘不忍睹大量的鐵路線路已被徹底摧毀。
方圓 700 公里範圍內根本無法透過陸路獲取到任何有效的補給支援。
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毛國只得派遣出十餘萬英勇無畏的部隊。
依靠人力肩扛手提的方式艱難地前去獲取急需的物資。
只可惜即便付出這般巨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依舊微乎其微。
原因無他bf109 攻擊機當前所能抵達的最遠距離恰恰正是 700 公里。
也就是說哪怕歷經千辛萬苦從 700 公里之外成功帶回一些物資。
但僅僅只是往返途中的消耗便會讓到手的物資減少整整三分之一之多!
這樣一來最終能夠真正運抵目的地並投入使用的物資數量實在是寥寥無幾。
可以說是杯水車薪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在這種嚴重缺乏充足物資保障的情況下。
想要發動大規模的冬季攻勢幾乎成了一種奢望。
畢竟此地並非西歐那樣人口密集、資源豐富的區域。
而是廣袤無垠、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大冰原啊!
在這裡每一份物資都顯得彌足珍貴。
每一次行動都充滿了未知的風險與挑戰。
因此想要找到人手前來修理鐵路可謂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