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一把壞秤,熟悉的藥方,老師的職業病(第1/2 頁)
見沈格沉默不語,老中醫問道:“怎麼了,可是藥方有問題?”
沈格打量片刻,這上邊寫的確實是她開給張若婷那副方子。
只是——她又再次確定了一眼檯面上稱好按順序擺放好的藥材,最後將紙還給了老中醫。
“藥方沒問題,不過老先生,您這秤估計是壞了。”
“啊?我秤壞了?”
老中醫沒想小丫頭只看了眼藥方就說他秤壞了,不信邪立刻又複稱了眼前的一把藥。
皺著眉說道:“這秤他們用了好些年了,都沒問題,怎麼到我手裡就壞了?”
說著將刻度那一端湊近沈格眼前,“你看,這也沒錯呀!”
沈格笑了笑:“老先生,要不您換臺秤試試?”
老中醫聽了沈格的話,將信將疑地換了檯秤,再次稱量後,發現確實與之前稱的劑量不同。
老中醫動作一頓“還真多了3克?”
他撓了撓頭,這才相信了沈格的話,尷尬一笑“看來真被你說中了,這秤確實是壞了。”
沈格不急不緩地說道:“藥理嘛,我懂一些皮毛,您這藥方裡的幾味藥材,若是劑量過大,恐怕會適得其反,不僅治不了病,反而可能傷了患者的元氣。”
老中醫聞言,低頭重新審視著手中的藥方,似乎在思考沈格的話。
“這是治熱咳的藥吧?”
“咦?你怎麼知道?”老中醫表情驚訝。
這方子是他向院長討要的,說是吃了後既能發散風寒,又能調和營衛,是治療熱咳感冒的好方子。
他也是第一次抓,想著給他那咳喘一直未好的孫子試一試。
其中當歸、桂枝、白芍、生薑、大棗、甘草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治風寒藥材。
可藥性卻是相沖,用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可見用藥人的膽子極大。
“這藥方中好幾味是相沖的,要是病患是個肝火旺的,這每一味藥材的用量就得準確斟酌了。”多一兩克都不行。
張若婷本就體寒,加上身子弱,按著這個方子吃是沒問題的,可別人就不一定了。
老中醫抓了抓鬍子,似在沉思,突然來了興致,“這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沈格心平氣和的指著其中的當歸解釋道:“當歸性溫,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又指了指生薑,“而生薑性微溫,雖能解表散寒、溫中止嘔。”語氣一頓,“可兩者用量過多,對於肝火旺的人來說,可能會加重其症狀。”
她的聲音清冷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準確無誤地傳入老中醫的耳中。
老中醫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您手裡的這把秤看著已經有些年頭,您每次稱量時,手勢都會讓秤盤有細微的晃動,其中誤差顯少人會在意,而這點誤差就足以讓我判斷出藥材的克重是否準確了。”
老中醫聽後,恍然大悟,他沒想到這個小姑娘不僅懂藥材,還如此心細。
他讚賞的看著沈格,笑道:“小丫頭,你這次真是幫了我大忙了。”
“老人家,你還是重新稱量一下吧,畢竟藥材的用量關乎病人的安危,馬虎不得。”
老中醫聞言,連連點頭說是。
當即重新稱量了當歸和生薑幾味藥材,確保用量準確無誤後,才將藥材包好收緊。
“小丫頭,我年紀大了,要不是你出聲提醒我,我小孫子可能又得遭一回罪了。”老中醫如釋重負道。
“對了小丫頭,你叫什麼?是跟隨誰一塊來的?”
“叫我沈格就好。”
“沈格,好名字。”老中醫臉上笑意不減,只是,這名字怎麼聽著有幾分耳熟?不等細想,前方一群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