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士族之謀(1)(第1/2 頁)
“臣等請為成公子封侯!”
朝會上,大司空許栩代表朝堂重臣,向劉宏稟報。
其實,這是這些士族集團代表,在為難皇帝陛下。
如果你答應,那青州蔡家就出現了“一門雙侯”。
一門雙侯,史上只有兩例。
一例是秦統一六國時,王翦、王賁父子,兩人滅五國,功勞太大,才出現父子雙侯。
另一例就是漢初樊家了。
高祖封樊噲為舞陽侯,呂后專權後,不僅讓樊噲的兒子繼承了侯位,還封了自己的妹妹呂嬃為臨光侯,讓自己的妹妹一家“一門雙侯”。
而呂后篡權,封了呂氏一門眾多王侯,自文帝登基後,就一直視為劉家皇室的恥辱。
劉宏明白這些人的意思,那就是蔡成的功績太大了,已經大到除封侯外,已經無法封賞的程度了。
甚至說,已經達到了與滅國之功相提並論的程度。
只是劉宏細細想來,其他不說,僅僅是鐵鍋炒菜、雪花鹽、曲轅犁、播種機、收割機,就能讓大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更不用說還有不用糧食釀製,且能延年益壽的果酒,可以補充人體糖分的糖果,可以“祛同內毒、利腸胃”的蒙頂碧綠……
蔡倫因為發明了紙張,準確地說,只是首次用樹皮、麻、破布和爛漁網造紙成功,就被漢和帝封為龍亭侯。
現在,蔡成的功績可比蔡倫大太多了。
這是在造福整個大漢,更是神蹟!
其實,所謂“神蹟”,是朝堂重臣們傳出來的。
那日郭全向陛下獻禮之後,晚上全部朝堂重臣,皆聚於郭全家中,藉著嚐嚐鐵鍋炒菜、雪花鹽和百果釀的由頭,想從郭全那裡,更多地瞭解青州的“新農體系”。
以郭全的話來說,雖然世家大族真實擁有的土地減少了,可世家大族卻沒有一家衰敗,反而越來越昌盛。
當然,郭全也承認,世家大族與普通農戶的貧富差距,也變小了。
最後,郭全的結論是:
成公子有如此多的神蹟,他們如再敢針對,可能真的會觸怒神明。
這話傳到劉宏的耳朵中,劉宏認為郭全說得對,就是神蹟。
當然,朝中其他重臣則不以為然。
不是他們不畏懼神明,而是他們不認為蔡成是神。
既然你不是神,我們當然可以不敬你,更可以針對你。
在“士農工商”的社會中,士排首位,士族不可侮。
他們以成公子功績過大,為成公子請侯,就是陽謀。
一是想用“一門雙侯”來膈應一下皇帝陛下,誰讓你護著“新農體系”呢?
二是看陛下是否忌憚“一門雙侯”的養虎為患、尾大不掉;
三是如果陛下真封了成公子為侯,也等於把青州蔡家架在火上烤了;
四則讓青州蔡家一門雙侯,還有一個潛在的目的,也是這些士族代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青州蔡家也培養成大族、士族。
此計名曰“同化”。
各州士族,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實施此計了。
或以崇拜成公子為由,或以去大學堂求學為由,或以響應《招賢令》為由,或以遊學為由……,三年中,他們往青州派遣了數百、近千士子。
這些士子只有一個任務:給青州蔡家送錢。
我們這麼多世家大族,每人拿出一點來,都能把你青州蔡家撐死。
青州蔡家指的可不是蔡立父子四人,還有其妻、其妾、其女、其婿、其兒媳、其孫兒、其家僕、其眾多親朋好友……
我們只送錢,卻無所求,你總不能說我們什麼吧?
此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