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十四祭祀(第1/2 頁)
年十四的清晨,陽光透過電子廠宿舍的窗戶,輕柔地灑在登漢的臉上。昨晚在廟會上的興奮與疲憊,讓他比平時多睡了一會兒。醒來後,他的腦海中還不時浮現出年十三廟會上那些熱鬧的場景,糖畫的甜蜜、舞龍的歡騰,彷彿還在眼前。
這時,同宿舍的幾個當地同事正在討論著今天隔壁村的祭祖活動。“登漢,今天隔壁村有祭祖呢,可熱鬧了,一起去不?”其中一位同事熱情地問道。登漢一聽,立刻來了精神,他對南方的民俗活動充滿了好奇,昨天的廟會已經讓他大開眼界,今天的祭祖活動想必也別有一番風味。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迅速洗漱完畢,和同事們一起朝著隔壁村出發。
還未走進村子,就看到村頭的大榕樹下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大家穿著整齊,臉上帶著莊重的神情。登漢跟著同事們走進村子,只見村子的中央有一座古老的祠堂,祠堂的大門敞開著,門口擺放著香爐和供品。祠堂的牆壁上斑駁陸離,記錄著歲月的痕跡,屋簷下的木雕精美絕倫,雕刻著各種神話故事和吉祥圖案。
走進祠堂,裡面的佈置更加莊嚴肅穆。正中間供奉著祖先的牌位,牌位前擺放著豐盛的祭品,有整隻的燒豬、雞鴨魚肉、水果糕點等。蠟燭的火焰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著淡淡的香氣。祠堂的兩側,掛著一些族譜和家族的歷史照片,展示著這個家族的傳承與發展。
祭祖儀式開始了,村裡的長輩們站在最前面,他們神情莊重,手持香燭,對著祖先的牌位深深鞠躬。隨後,他們依次將香燭插入香爐中,口中唸唸有詞,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風調雨順。接著,其他村民們也按照長幼順序,依次上前上香、鞠躬。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每個人都懷著敬畏之心,表達著對祖先的敬重和懷念。
登漢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被這種莊重的氛圍所感染。他注意到,在祭祖的過程中,村民們的表情都非常嚴肅,眼神中透露出對祖先的深深敬意。他不禁想起自己的家鄉,雖然也有祭祖的習俗,但卻沒有如此隆重的儀式。透過與同事們的交流,他了解到,在南方,祭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不僅是對祖先的緬懷,更是家族傳承和凝聚力的體現。家族的歷史和傳統透過祭祖這樣的活動,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讓後人銘記家族的根源和先輩們的辛勤付出。
祭祖儀式結束後,村民們並沒有散去,而是開始忙碌起來,準備著接下來的宴席。登漢被邀請到村裡的一處寬敞的空地上,這裡已經擺放好了一張張圓桌和長凳,周圍瀰漫著飯菜的香氣。村民們熱情地招呼著登漢和他的同事們坐下,不一會兒,一道道美味的菜餚就端上了桌。
有香氣撲鼻的梅菜扣肉,肥而不膩的五花肉被蒸得軟爛,入口即化,搭配上鹹香的梅菜,味道簡直絕了;還有鮮嫩多汁的白切雞,雞肉色澤金黃,皮滑肉嫩,蘸上特製的醬料,別有一番風味;另外,還有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鮮香四溢的清蒸魚、清爽可口的炒時蔬等。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讓人垂涎欲滴。
登漢品嚐著這些地道的南方美食,心中滿是驚喜。他一邊吃著,一邊和周圍的村民們交流著。村民們都非常淳樸熱情,他們向登漢介紹著每道菜的製作方法和背後的故事。比如梅菜扣肉,是村裡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寓意著生活富足、年年有餘;白切雞則是選用當地的土雞,用最傳統的烹飪方法制作而成,保留了雞肉的原汁原味。
在交流的過程中,登漢還了解到了村裡的一些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村民們大多以務農為生,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們卻過得很滿足、很幸福。他們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關係非常融洽。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會主動伸出援手,共同度過難關。這種淳樸的鄉村風情,讓登漢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溫暖和親切。
宴席結束後,登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