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1/4 頁)
趙良嗣、李善慶等人離開梁山,一路急趕,到了登州。
登州知府王師中設宴招待趙良嗣、李善慶一行,當晚,趙良嗣、李善慶一行安歇在登州。
第二日,登州知府王師中派軍士數十人,護送趙良嗣、李善慶一行,乘坐大船,前往遼東。
這一次,船在海上沒有繞行,橫跨渤海灣,僅用了三天三夜,即直達遼東海岸。
女真已提前得到訊息,知道大宋三品秘書承、右文殿編撰趙良嗣,由李善慶陪同,乘船前來遼東,與金國商談結盟之事。金國對趙良嗣使金極為重視,派官員等候在海邊。二國政完顏吳乞買也受大皇帝完顏阿骨打委託,專程前往遼東遼陽府,迎接趙良嗣等南朝使臣的到來。
趙良嗣一行到了遼東海岸後,即由等候在岸邊的金國官員陪同,前往遼陽府。遼陽府行宮中,金國二國政完顏吳乞買接見了趙良嗣等南朝使臣。
雙方寒暄畢,完顏吳乞買特意對趙良嗣說道:“金宋兩國,互通使臣,締結盟約,共行伐遼,開創了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可喜可賀;然而,在兩國交往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波折,主要表現在貴國有居高臨下之態,視我國為附庸,持貴國皇帝詔書出使我國。對此,我國非常不滿意。上使此番出使我國,可攜帶了貴國正式國書?”
因為前兩次沒攜帶國書之緣故,金國大皇帝完顏阿骨打甚是不悅,故此,金國二國政在與趙良嗣寒暄畢後,最為關心的便是趙良嗣是否攜帶了宋朝國書?是否把金國擺在了平等的位置上。完顏吳乞買之所以這樣說,是要核實趙良嗣是否攜帶正式國書,以便操作接下來的事情。
幸好,這次趙良嗣出使女真,做了充分準備,不僅攜帶了國書,還攜帶了徽宗皇帝趙佶寫給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親筆書信。
趙良嗣耍了個小聰明,想吊吊完顏吳乞買的胃口,故此,先未拿出國書,而是掏出趙佶的親筆書信,遞給李善慶,讓李善慶念給完顏吳乞買聽。
李善慶接過趙良嗣遞過來的書信,展開,讀道:“宋國皇帝特致書金國皇帝,欽派我朝秘書丞趙良嗣出使貴國,協議宋金兩國聯盟之事。雙方約定事宜,均由我朝趙良嗣作為朝廷代表予以確認。望貴國予以接洽為是。”
書信中,徽宗皇帝言辭甚是公正;完顏吳乞買聽後,雖然對徽宗皇帝書信內容和言辭較為滿意,但其中有‘宋國皇帝特致書致金國皇帝’之說,遂問李善慶道:“此乃國書?”
李善慶答道:“回國政勃極烈,此乃宋朝皇帝親筆書信,並非國書。”
完顏吳乞買見說,心有不悅。完顏吳乞買心想,無論宋國皇帝說得多麼誠懇、公正,但親筆信畢竟是親筆信,而非是正規國書,還是未以國與國的禮節相待金國。
完顏吳乞買遂沉下了臉,不高興了。
趙良嗣見狀,趕忙說道:“二國政,我朝有‘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說。在我朝,聖上就是國,國就是聖上。其實,我朝聖上的親筆書信,比國書的檔次更高。”
完顏吳乞買聞聽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話,心仍不悅,但對趙良嗣關於南朝皇帝和國家的關係,甚是贊同,認為的確如此,有了南朝皇帝的親筆書信,且言辭誠懇,說得也很清楚,的確是比國書檔次更高一點。如此一想,完顏吳乞買在是否有國書之事上,不是那麼太糾結了。
趙良嗣見完顏吳乞買臉色好轉,遂又趕忙說道:“二國政,臣此次來,除了我國聖上的親筆信外,還攜帶了大量禮品,不成敬意,請笑納。”
完顏吳乞買聞言說道:“上使前來,乃是代表了大宋國前來的。既然是代表一個國家前來商談相關事宜,當攜帶正規國書,此乃是起碼的禮節。上使未攜帶正規國書,只攜帶了你國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