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扮演囂張跋扈的惡毒假少爺22(第1/2 頁)
宋祈眠上下掃視著陳飛揚,企圖判斷陳飛揚身上有沒有中邪的痕跡。
但遺憾的是,陳飛揚整個人都是一種真情實感哀怨的狀態,弄的宋祈眠渾身打寒顫。
什麼教訓跟獎勵?教訓他能夠聽懂,獎勵是什麼?
宋祈眠下意識往後退了一步,遠離點陳飛揚,皺著眉頭問,“你在說什麼瘋話呢?什麼獎勵教訓的?”
關於教訓和獎勵的概念理解這事,純粹是兩人的理解差異,怪不上宋祈眠的。
從小宋祈眠的天賦就不高,不僅僅是商業上的天賦不高,除了越長越好看的臉,宋祈眠各個方面都很平庸。
豪門繼承人是不可以平庸的,會遭來很多的非議聲。
哪怕那些人不在宋祈眠面前說,宋祈眠都能夠感受到他們的不屑和嘲諷。
說出來的話,不外乎都是宋家那個廢物怎樣怎樣。
為了安撫小宋祈眠,宋父告訴他,如果爸爸媽媽在外面抱抱你或者牽著你的手,就說明這個人,不需要眠眠給面子,可以肆無忌憚的發脾氣。
因此,作為代表著親密關係的行為接觸,在宋家給宋祈眠灌輸的觀念裡多了一層權利賦予的意思。
這更加向宋祈眠正向反饋了行為接觸的有效性。
在宋祈眠的認知裡,宋父和宋母是最愛他的人,是不會害他的。
所以,哪怕他一開始不喜歡宋知韞,仍聽從宋父的安排,完全的信任著宋父。
為了家庭的和諧,宋父時常在家有意無意的強調宋知韞和宋祈眠的兄弟關係,甚至“偏心”的著重表示,宋知韞作為哥哥要多讓讓宋祈眠。
宋祈眠感受到自己佔到了好處,對宋知韞的牴觸消減的同時,兩人間親人的紐帶逐步增強。
這就是宋父的高明之處。
他讓宋知韞以“哥哥”的身份,快速進入宋祈眠的內心。
當然,宋父絕不是秉持著那種“年紀大的孩子一定要讓著年紀小的孩子”觀念的人。
宋父的觀點始終是,在一個家庭裡,具有更高智力、更有能力的家庭成員,需要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
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做法,也是保持家庭和諧的關鍵。
在處理家庭和諧之道上,宋父的智慧遠比外人想象的多。
總之,宋祈眠就是在聽宋父的話以及宋知韞本身的討好下,愈發的親近。
再加上宋知韞這個“哥哥”身份的天然親近利器,導致宋祈眠認為,貼貼宋知韞跟貼貼父母是沒有區別的。
甚至於,由於中式家庭中孩子對父母存在的仰視角度,宋祈眠對同齡的宋知韞親近起來,比跟宋母還要親近的明顯點。
因此,他完全不知道他親近家人的行為,在陳飛揚眼裡,竟然是對宋知韞的“獎勵”。
陳飛揚悽悽怨怨的看了宋祈眠一眼,控訴著,“你讓他幫你做什麼都跟他說一籮筐好話,你還抱他!!!我呢?我以前幫你做過多少事情,為什麼我沒有啊?”
說這話的時候,陳飛揚真是越說越心酸。
想想他以前幫小少爺幹這幹那的,還要哄著小少爺,一點好處沒撈著。
憑什麼宋知韞才幾天就什麼都有了?憑什麼宋知韞後來者居上啊?
那他之前給小少爺做的事算什麼?算社會實踐嗎啊?!!
“就因為這個?”宋祈眠相當詫異,嘟噥著,“那你當時不都是不情不願給我做的嘛。”
宋祈眠叫陳飛揚做什麼事,陳飛揚有的時候會找點亂七八糟的理由推拒。
久而久之,在宋祈眠不確定陳飛揚是不是一定幫他做事的前提下,宋祈眠當然是懶得花心思去哄陳飛揚了。
哪裡像是宋知韞,但凡宋祈眠說點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