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3 章 正當如此(第1/3 頁)
在洛陽諸卿的逼迫之下,蕭君澤只能長嘆數聲,他回信求諸卿寬限些日子,要不然,我遷都到建康城來,你們看如何?
如何?
當然是不如何!
洛陽是他們的家了,這家能說搬就搬麼?
再說了,南方有什麼好,多雨又潮溼,我們吃麵的,吃不慣米,陛下別轉移話題,再不回來我們就一起走了。
蕭君澤與他們來回商討,拖延了一番時間,好說歹說,終是把時間從一個月,寬限到了六個月。
蕭家三個狗子在一邊旁觀了這場拉扯,佩服之餘,也紛紛覺得爹爹那“如果想開窗別人不同意就提議把屋頂拆掉,這樣他們就願意開窗”的理論,非常有道理。
蕭君澤也全身心地投入南方的整頓中。
荊州、淮北、淮南都還好說,兩個地方本就與北朝聯絡緊密,非常容易操作,當地的大戶早把就兒子送去北方讀書,兩邊下注,如今算是多有收穫,滿意地快要敲鑼打鼓,哪有什麼反對的意思。
在蕭君澤的詔書到了之後,他們立刻就改換了門庭,登上了去建康重新考試的船。
而東吳之地有些麻煩,這裡的勢力盤根錯節,許多豪強為了反抗朝廷,潛入太湖等湖泊山林之中,想要以此對抗。
這些當然是螳臂當車,成為北朝大軍的功勳。
在明白南北方都是同一個皇帝后,整個北朝的軍隊都炸裂開了,斛律明月都快彈壓不住,蕭君澤也不行不允許北方重新調撥十萬大軍南下,分五路,各自帶著詔書,前去征討各地郡縣——反正在他的一連串折騰之下,各地幾乎沒有能夠聯合的大勢力,通通都是在各自的土地中戰鬥,強度和剿匪相差無幾。
這樣的大勢之下,許多鄉豪大族,能走的便往南走,不能走的便蟄伏下來,他們相信,以自己的詩書積累,很快會在新朝獲得新的地位。
如果說還有哪塊硬骨頭的話,那無疑是江州這塊地方了,這個後世被稱為江西福建的地方,在如今,說是窮山惡水絕不為過,尤其是江州的潯陽,堪稱造反根據地,從東晉開始,王敦、劉駿、劉子勳、蕭道成、陳顯達都是在這裡一路打到建康城。
如今,這塊硬骨頭,落到蕭君澤面前。
不過問題不大,蕭君澤已經決定讓蕭衍的弟弟蕭秀等人前去平災殃叛亂,他也需要扶持南朝的本地人勢力,不可能讓北方派系一家獨大,否則以如今人們鄉土抱團的特性,一旦一方勢大,必然會壓制對方保持優勢,那就於國大害了。
同時,蕭君澤也從南朝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軍士名單,重建各州的郡兵鄉兵……
他的工作非常繁重,因為這是在重新建立整個南朝的行政體系。
但這並不難,江州之外,遙遠的廣、交、越等南海諸州已經搶先一步,承認了陛下的治理,各地的夷人、俚人、越人甚至主動前來進貢,聲稱他們原本是偏遠貧瘠之地,在蕭君澤的治理下才變得富庶,而且,南方的
糖和油都是需要市場的(),他們嚮往中原?[()]?『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願意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而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依仗運送糖油、能航行在大海之中的大船隻有中原才能造出來,若是斷掉,他們便又只是偏遠之地的蠻夷了,遠離中原文明,當一個土財主雖然是好事,但有志之士都明白,中原願意與你做生意,那才是生意。
若是有朝一日,人家的船上帶著火槍過來了,那便不好說了。
……
好在,除了江州這等比較閉塞的地方,其它的地方都處理得很快,尤其是蜀中之地,荊州被斷後,按理,扼過江陵、白帝城的蜀中郡守,卻比誰都快地投降了北朝,不給對面將領立功的機會,把準備征伐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