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寒門的學子(第1/3 頁)
宋彥輕輕嗯了一聲,望著九和的目光,隨即柔和了幾分。
揚起唇角,淺笑著向九和娓娓道來。
陶洚出生於寒門。
因為才華出眾,被曾經的帝師,顧清,收做了的學生。
陶洚不負顧清重望,一舉奪了雍欣八年的探花。
他本該留任京城,入朝為官,有著一片大好的光明前途。
可就在陶洚金榜題名的那一刻,他被昌平侯瞧上了眼。
昌平侯想把自己的小女兒,許配給陶洚。
想要陶洚,做昌平侯府的上門女婿。
可是陶洚不願意。
因為陶洚的心裡,有一位青梅竹馬的小女娘。
即使他的那位青梅竹馬,也是貧苦百姓家庭的出身。
可陶洚依舊執意的迎娶了她。
那時候的顧清,早就已經請辭了帝師一職。
昌平侯為了洩私憤,就故意打壓陶洚。
讓身為寒門學子的陶洚,在朝中舉步維艱。
後來直接被打壓外放,成了司州虹縣的縣令。
陶洚在虹縣縣令的位置上,一直待到了今日。
現下司州知州的位置空缺。
按照陶洚的政績,應當提拔為司州知州的。
可他卻偏偏是個代理知州。
這其中,自然有昌平侯動的手腳。
陶洚一介寒門,朝中並無根基。
縱使有一身的才幹。
也只能屈才在小小的虹縣,做個品級最低的小縣令。
宋彥雖然只用了三言兩語,就把陶洚的故事說完了。
可九和,依舊震驚的無可復加。
原來寒門學子,即使透過科舉走上了仕途。
可依舊,身處在掌權者的最底層。
仍舊要被上位者,隨意的支配。
難怪電視劇裡,很多寒門學子透過科舉入仕。
都要娶個大官的女兒當老婆。
其實都是為了,找個有實力的岳家做靠山而已。
都說女娘們,想透過婚姻改變命運。
其實,男子也是。
一剎那間。
九和對陶洚的不屈權貴,敬佩的五體投地。
宋彥的接風宴,陶洚安排在知州府裡。
九和經歷了一場,唯一沒有歌舞美姬的接風宴。
司州不僅貧乏,而且治下只有兩個縣。
所以整個接風宴,加上了宋彥,總共也就三位。
九和發自內心的覺著。
這一頓宴席,是最讓人舒適的宴席。
就像許久未見的老友聚餐一般,暢快又適意。
這一次,宋彥沒有讓九和試菜。
而是直接讓九和,在旁邊另起一桌,與宋彥一同吃了起來。
陶洚一開始很詫異。
但是瞧著宋彥,與九和說話時溫聲細語的模樣。
立時就明白了大半,便也沒有多說什麼。
九和原本以為,這場宴席,只是看起來像老友聚餐而已。
沒承想,還真的就是老友相聚了。
宋彥送給了陶洚一個錦盒,尊重道:
“陶師兄,這是老師讓我帶給你的一方古墨。”
“老師一直很記掛你,讓我給你帶句話。”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陶洚收下錦盒,語調裡盡是感懷:
“陶洚多謝殿下的恩澤。”
“還勞煩殿下,幫陶洚轉告恩師。”
“學生,此生定不負恩師的重望。”
九和在旁邊,一邊吃的滿口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