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絕望的嶽託 ,江南甄家的懼怕(第1/2 頁)
實際上這段時間嶽託也不是真的就這樣讓盧象升帶的四萬大軍被動挨打,他也不是沒做出努力。
例如說徵發附近的百姓作為民夫頂著明軍大炮的傷亡挖土築成土山,在土山上建設炮臺,依靠土山居高臨下的態勢用進入山東以來繳獲的地方明軍的雜亂火炮和用青銅現行鑄造的火炮向著明軍戰壕防線射擊,並且靠著這些土山上的炮火掩護八旗的重步兵推著帶有各種小炮大槍的盾車衝鋒,當然在後金軍隊前面還有作為肉盾的民夫。
雖然後金軍隊此舉也給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但是實際上來說這對後金軍也沒有任何好處,又消耗了寶貴且無法補充的火藥,也沒有達成“突破明軍防線,轉進奉天”的戰爭目標,還導致就地“徵發”的民夫鬧了亂子,朝著盧象升的明軍天兵傳情報。
簡直就像日德蘭海戰之中“暴揍了獄警但是仍舊困在牢房中”的德國公海艦隊一樣,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甚至很有可能因此加快後金軍隊的覆滅速度。
但是對於此時的嶽託來說,他又不得不做,畢竟如果什麼都不做,那他率領的軍隊在明軍防線的槍炮下逐漸的被鈍刀子割肉似的消耗乾淨最終覆滅多半也是指日可待的,這大概就是“提督的決斷”了。
其實打成這樣本就不奇怪,當後金軍隊引以為傲的依託騎兵帶來的“機動性”來實現馬吃人的戰術,面對多層戰壕這種廉價防線和克虜機關銃這種新式武器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自己的優勢,與有著火力優勢的明軍對射,自然討不到什麼便宜來,而且因為補給線拉的太長,靠糧道根本無法補給,只能靠“就地解決”可是隨著時間拖的越來越久,可以“借糧”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
相比之下,盧象升那邊就像他們今日開會所提的那般“也就是彈藥耗費甚巨”罷了,畢竟培養一批排隊放槍的人員實在是技術含量不高,陣亡了也能快速補充上。
而且因為目前大明皇軍逐漸更新的新式火槍是加入了直膛線和雷汞火帽(以上這種改造是直接在原隧發槍基礎上改造的,不需要另外造槍)而非以前的燧發滑膛槍,極大的增加了射程,基本上免疫後金一方除去火炮外的其他武器,所以甚至部分火槍手可以完全不著甲,多帶一些槍彈,使用長管的迴旋線膛槍作為專職的獵兵存在。
這樣的獵兵除去了直接參與線列交戰以外,最重要的卻是與盧象升的親兵一同在夜間摸出戰壕襲擊後金軍隊!
盧象升的部分精銳親兵用上了公主那邊淘汰下來的氣槍,再加上新式獵兵線膛槍,夜間每次出擊都能多多少少的擊倒幾個後金韃子,在這樣的此消彼長之下,勝利更是向著明軍傾斜了。
嶽託敲著自己的桌案,卻只剩下了絕望,不知下一步該如何決斷才行,此時脫身已是不可能了,只能和明軍死扛到底。
當然了,此時絕望的不止愛新覺羅.嶽託,在萬里之外的江南,大明舊都南京的甄家家主甄應嘉也很絕望啊!
此時,太上皇殯天,甄老太妃被送去皇覺寺出家這件事已經被傳到江南一段時間了,甄家到了最危險的境地上,他們失去了這兩個靠山以後,就成了朝中人人盯著的“肥羊”了。
此時甄應嘉把幾個甄家的核心成員叫來一起,商量著之後該如何“落子”。
“家主,要不然我們起兵跟他們掀桌子拼了吧!!!到時候我們兄弟給你批一件黃袍子上身就好!快下命令吧!!!”掌握著江南大營的甄鑄如此提議道。
他認為雖然朝廷還有多支野戰強軍,但是目前陷在各處戰場無法脫身,自己這控制的江南大營十萬眾哪怕再差,短時間內席捲江南還是問題不大的,然後靠著阻斷漕運糧到京,也能造成中央政府的總崩潰,到時候再北伐,掃平那些流寇,甄家就能成為新朝皇家,到時候得百世榮光,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