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一個目標地:酒樓(第1/2 頁)
乘坐牛車的速度,也就比走路強一點,但好在能夠省了腳力。
老太太怕姜荼坐得不舒服,特地讓趙氏從家裡帶上一個草墊子。
此刻,這個草墊子放在姜荼腰後,讓她可以往後躺,不至於擠著肚子。
旁邊還有一個身強體壯的二嫂扶著,姜荼感覺挺舒服的。
由於出發前,老太太就對宋大江兩口子交代過,到了縣城不要問為什麼,總之是姜荼咋說就咋做。
所以,趙氏和宋大江心情都很輕鬆,一路都在閒聊著。
唯有姜荼,她在心中不斷地覆盤幾個方案。
既然這件事事關重大,姜荼自然不會只有一個計劃……
牛車搖搖晃晃地走了兩個時辰。
終於,在晌午之前抵達了縣城。
三人坐了那麼久的牛車,下肢著實有點麻痺,下車緩了好久,血液才流通。
宋大江便與那趕車的師傅交涉。
“陳師傅,我們回去的時候,再去你們縣城的總行找你哈。”
陳師傅憨厚地點點頭,“如果是明天回去,我應該還在。”
臨河鄉的那家牙行是個分行,總部在臨安縣。
而這租車的買賣,便是交了錢拿到牙行開出的憑證,到了目的地(其它有同一家牙行分行的地方),再以手中的憑證來讓牙行送自己回出發地。
當然,也有一種租車方式是單程的,單程會便宜些。
若是要去沒有分行的地方,比如從臨河鄉去府城(縣城這家牙行在府城沒有分行),那麼拋開路程長短的因素,價格也會更高。
而且是按日收費的,無論單程還是往返,錢都一樣,此外也得包車伕的住宿、飯錢,外加車馬的飼料錢。
所以,儘管黃靜秋的事情很緊急,姜荼也沒法僱車送她去府城。
那麼高的成本,她家承擔不起。
黃靜秋身上值錢的東西也早被搜刮乾淨,她當然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
站在臨安縣城外,望著那座城牆,姜荼的內心五味雜陳。
前世,有北邊來的流民在臨安縣城門口求助,可是縣令怕災民會擾亂城內秩序,命人將城門緊閉,根本不准他們進城。
流民越聚越多,到後來形成了一股股山匪勢力,他們最開始只是搶糧,搶錢,慢慢地發展為闖入村子打家劫舍,燒殺擄掠,到最後更是搶人、吃人,無惡不作。
宋家莊的人之所以能夠下定決心背井離鄉,就是因為周遭眾多的山匪勢力,無形中似乎將他們包圍了。
多虧他們村子位置偏僻,四周有大山遮擋,平時又窮得不顯山不露水的,才沒被山匪早早盯上。
但縣令關起城門假裝一切太平,讓山匪勢力越來越大,普通人要麼加入山匪要麼死。
而落草為寇的人,往往都拋棄了良知,有人為討好賊匪主動獻上妻子,有人為能夠被山匪接納而殺了家人、同村村民,有人為了苟活於世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並邀山匪一起品嚐……
人性的惡,在災年直白而赤·裸·裸地呈現,令人窒息,令人絕望。
於是宋家莊裡還活著的村民一致同意,逃離臨安縣這個魔窟!
只是所有村民都沒有料到,大災之下,世間哪裡還有淨土?
如今想起前世的經歷,姜荼的心依舊沉痛,壓抑。
因此從進城起,她就一直很沉默。
宋大江和趙氏察覺到她的變化,以為是今日這事很難辦,便不由得也跟著緊張擔憂起來。
加上第一次進城,兩人都頗為不自在,落在別人眼裡就是有些畏畏縮縮的。
於是過路的行人難免用輕蔑的眼神打量他們。
趙氏被這樣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