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衝突(第1/2 頁)
有句話這樣說的:“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慢幾拍已經很不錯了,別人在成長的時候你們還在內耗,別人到達山頂很厲害,你從山谷爬到地面一樣很厲害。”
對於原生家庭不好的王燕來說,有一個東西終其一生都在深深地影響著她,而且很難去徹底根除,只能不不斷地改變自己去影響它,那就是——底氣。
因為從小沒有底氣,長大之後就算靠自己的力量變好了,但也會比那些從小就家庭優越在快樂氛圍中長大的人更不敢提要求,很容易吃虧。
但反正原生家庭沒有辦法選擇,如果能選擇的話,誰願意生在一個窮苦又整天不好好說話的家庭中呢?
事到如今,也只有接納現實了。
因為王燕已經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她已經沒有辦法接受老家的那些風俗習慣了,她不願意回家鄉,雖然故鄉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是養育她成人的地方,但在故鄉那個偏僻又落後的小鄉村裡,不僅讓她小時候感到不舒服,如今長大了回去的話依然覺得不舒服。
如果那裡沒有將她養育長大的姥姥,如果不是有父母在那裡的話,她甚至都不想再回去那裡。
王燕從小生活在貧困的鄉村,她透過努力學習,終於考上了城裡的大學。
故鄉,這個她小時候做夢都想逃離的地方,終於離自己很遠了。
每當她回到故鄉時,卻發現故鄉的一切都變得陌生而遙遠。
有些人提起故鄉會感到驕傲,她不,她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老家在那裡,雖然那個地方曾經有一群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雖然有她的親人,但,她不喜歡那裡的風土人情,不喜歡親戚之間的勾心鬥角,不喜歡愛佔小便宜的鄰居。
在大城市的繁華與便利面前,故鄉的貧瘠和落後顯得格格不入。
她對故鄉產生了一種複雜的情感,這種情感是——既有感激,又有嫌棄。這種矛盾的心理,成為了她成長路上的一道坎,也讓她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王燕從上大學開始,都在北京,她慢慢改變了以前在農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接受了城市裡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媽媽來幫他們帶孩子後,她發現自己和她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比如,在生活習慣上,她媽習慣了早睡早起,每次做好飯都要等著他們一起來吃,否則自己無論多餓她都不肯先吃,堅持一定要等著他們。這樣他們有巨大的心理負擔,以為對他們來說,多睡會覺更重要,但她媽卻堅議按時吃飯更重要。
平時王燕和李彬工作壓力大,週末想多睡會懶覺,這在她媽眼裡,就是特別大的問題,在她這位老太太看來,年紀輕輕,睡懶覺,這是極度懶惰的表現,一次兩次後,她便會透過黑著臉和發脾氣來表達對他們的不滿。
在帶孩子方面,因為王燕的媽媽沒辦法和周圍其他人正常溝通,她說的那些沒有人感興趣,別人講的她也聽不懂聽不進去,所以,她帶孩子總是離人群遠遠的,加上她比較小氣,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跟別人點吃的或者玩具她都會心疼,而且會表現在臉上,時間久了,孩子在小區裡就很少有小夥伴一起玩耍了。
王燕的媽媽帶孩子以安全為主,為了避免孩子在室外活動時出現磕磕碰碰,加上在外面玩的話,孩子肯定又跑又跳的,她跟不上,所以,她不願意帶孩子出門。
她更願意在家裡讓孩子看電視,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很乖,不哭不鬧的,這樣她這個姥姥帶孩子也很輕鬆。
但王燕考慮到孩子的視力問題和孩子的大腦發育等方面,不允許孩子長時間盯著看電視看,就這樣,她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不斷的發生衝突。
媽媽覺得王燕本來當初就是在農村長大的,如今變得太講究了,王燕則認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