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那個比格桑還頑強的女孩(第1/2 頁)
“自古英雄出少年,更有聖人言:‘後生可畏’。在過去半年多里,一位年輕的詞曲創作者橫空出世,掀起了音樂節一陣陣狂歡與狂風。現在,有請張贇給大家帶來一首民謠《阿刁》,創作者:李長歌。”
美女主持人完成所有的流程之後,宣佈著第五組林秋雨和米諾的對手上場。
“又是民謠?”
“李長歌就不會搞點新意?天天寫民謠。”
“他還能寫出個什麼來?比《像我這樣的人》或者《小半》更好的民謠?”
觀眾席上,大家輕聲交談著。
而那些評委、創作人選手都相互交換了眼神,有疑惑的,有期待的。
通道里,張贇深呼吸一口氣,同時緊了緊手中握著的麥克風,已經多少年了?沒再觀眾面前拿起過麥克風,甚至她都已經有點忘記了那種感覺了。
走上舞臺的通道很短,只需要二三十步就可以了,走上舞臺的路很長,張贇在離開之後重新回來卻要走了好幾年。
一路上,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有的只是沉寂,有的只是孤獨和寂寞。
走到舞臺中央,在燈光打下的那一刻,張贇的目光已經掃過了臺下的觀眾,大家都保持著安靜,靜靜的看著她。
最後她看向了前排,李長歌所在的位置,李長歌身邊的那位仙子般的姑娘面帶微笑的看著她,而李長歌則是微微的點了點頭,那眼神裡充滿了信任。
那一刻,張贇信心大增,到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好顧忌的了。
一身黑裙,從頭到尾除了胸前那掛著的裝飾都是黑的,身材纖細,面容姣好。這個形象,是李長歌特意為她打造的。
因為李長歌也想讓這個世界上相同劇本的女孩以相同的形象重新站起來。
前奏響起,一種異域的風格傳入每個聽眾的耳中,緊接著是一陣如山澗清泉般的童聲,聽著讓人十分舒心。
童聲結束,張贇舉起了麥克風,時隔十年,她再次站在舞臺上歌唱。
【阿刁
住在西藏的某個地方
禿鷲一樣
棲息在山頂上
阿刁
大昭寺門前鋪滿陽光
打一壺甜茶
我們聊著過往
……】
一時間,空靈而純粹的歌聲迴盪在這個寂靜的會場裡,儘管這好像是在緩緩的述說著一個故事,但仍舊讓人眼前一亮。
這一刻,場下的觀眾們終於想起了這個時隔十年之久的聲音,想起了當年她那些風靡全國的歌聲,想起了這麼一個被遺忘了多年的歌手。
【阿刁
你總把自己打扮得像
男孩子一樣
可比格桑還頑強
阿刁
虛偽的人有千百種笑
你何時下山
記得帶上卓瑪刀
……】
在張贇的演唱中,一個比格桑花還要頑強的女孩形象浮現在所有聽眾的腦海中。
為何下山時要記得帶上卓瑪刀?
因為這個世上千百種笑底下可能是一個個虛偽的人,一個女孩子,頑強的女孩,帶上卓瑪刀是為了防身,為了更好的保護好自己。
為什麼保護自己?
因為她一直都是孤獨的,她沒有任何依靠,能靠的,唯有自己。
歌聲還在繼續,
【灰色帽簷下
凹陷的臉頰
你很少說話
簡單的回答
明天在哪裡
誰會在意你
即使倒在路上
……】
這一段的演唱立即將一個孤獨、沉默、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