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宛城之圍(第1/2 頁)
“于禁?”何進意外之餘,連忙上前將其扶起。 他實在沒有想到,來人居然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的于禁。 雖然後世對於五子良將之首的爭議頗大,討論最多的就是張遼和于禁。 若僅以能力而言,張遼也有資格進入這樣的討論。 但事實就是,于禁才是五子良將中唯一的假節鉞之人,即可以無需向皇帝請示,手握生殺大權的意思。 關鍵時刻,甚至可以憑此斬殺其他四人。 由此可見,于禁才是真正的五子良將之首,其治軍嚴謹,威嚴毅重,曹操評價他“勝過古之名將。” 雖有晚年戰敗投降的汙點,卻依舊不能否認其軍事才能。 尤其是現在的于禁,正是壯年氣盛的時候,不可與其晚年的狀態相比較。 何進好奇這樣一員良將,怎麼就突然到了鮑信軍中,並被其帶來引薦給自己。 鮑信不知道何進心裡所想,見何進看著于禁沉思的模樣,還以為是懷疑其能力,便連忙向何進介紹,並將于禁來投靠的始末告知。 原來,中平年間的黃巾之亂時,于禁就曾被鮑信招募,參與了討伐黃巾的戰爭。 後來戰亂平息,鮑信等人回去洛陽,而一些民兵組織也被解散,于禁便也回到泰山老家。 今聽聞朝廷討逆大軍途經泰山,而老上司鮑信也在其中並自領一軍,于禁便又前來相投。 想著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在軍中謀一職位,也不白費了自己一身才華。 而鮑信深知于禁知兵善戰,考慮到現在大將軍正是用人之際,便帶著他前來引薦,這便有了剛才的一幕。 于禁看著何進,臉上微微有一絲緊張的神色。 現在對於他來說,就像是面試一樣,能不能踏入仕途,甚至從此平步青雲,就全憑大將軍一句話了。 好在,或許是有了鮑信的舉薦,何進欣賞的說道“允誠說你知兵善戰,他的話我自是相信的。目前,我大軍即將進入青州討賊,正是需要文則這樣的良將輔佐。只是文則初來,並無戰功,我欲先拜文則為軍侯,領兵三百,待立下軍功,再行封賞,如何?” 何進自然不僅是因為鮑信的舉薦,而是開了天眼的他完全知道于禁的才能。 雖然軍侯只是一名低階軍官,但好歹算是入了大將軍麾下不是? 何況現在是戰時,于禁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立功也絕非難事。 便抱拳答道“末將於禁,謝過大將軍!” 如此,何進麾下,又迎來一位大將。 算上面前的于禁,以及自己的中軍大將張遼,還有在曹操麾下的樂進,何進才猛然發現,“五子良將”自己居然已經得其三,只剩下徐晃、張合還不知道現在何處。 巧得是,五虎將現在亦有三人在自己麾下效力(黃忠,關、張)。 雖然何進沒有猛將收集的癖好,但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亂世當中,名臣良將無疑是可以提升一個勢力上限的稀缺資源,誰又能不喜歡呢? 何進也不得不感慨,擁有了大將軍這樣尊貴的身份和背景真是太爽了,彷彿自帶虹吸效應一般,將無數的人才源源不斷的送到自己身邊。 只這一點,就已經是穿越者的天花板了啊…… 何進這邊收人才收到手軟,南陽這邊,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由於距離較近,自洛陽南下,數日便可抵達宛城。 即便袁術為了保持士兵體力,行軍速度並不快,可其進入南陽地界,亦不過是花了六日時間,遠比何進的主力大軍入青州更早。 而南陽黃巾,之前在南陽地區四處劫掠,雖攻破了一些小縣城,可其中存糧卻遠不夠大軍消耗。 於是在劉闢、黃邵、何儀、何曼四位頭領的率領下,黃巾軍開始向宛城地界合圍。 四人各自領兵數千,合兵近兩萬人,加上一萬多婦孺老弱,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所過縣城,無不緊閉城門,各城守軍無一人敢出城剿賊,只在城頭目送黃巾往宛城而去。 其實這也實屬無奈,南陽地處中原腹地,又鄰近帝都洛陽,駐軍本就不算多。 除去郡治宛城有五千守軍外,各縣城也只有數百或千人左右的守衛,加上軍備廢弛,才讓如同匪軍般的黃巾得以攻破數個城鎮。 有了前車之鑑,各縣城的縣令、縣尉自知不敵,便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