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 第64章 拉攏楊慎矜

第64章 拉攏楊慎矜(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穿越之鐵血捕快沉默的戰神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三國之現代魂穿成二創文許沁,妹妹等她走劇情快穿之非炮灰女配晉世傳奇之雄霸天下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四合院:斃了易天尊,嘎了聾老太四合院:當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鷹揚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馬其頓王朝四合院:神級垂釣系統約戰:姓為岡峰的愚者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人在萌學園,我改變劇情就變強!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紅樓:最強錦衣衛,我只手遮天!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桌案上的香爐輕煙嫋嫋。

楊慎矜為李倓準備了湯和茶,這是唐人招待客人的標配。

而且茶在唐代還是稀有之物,即便到了宋代,茶也還是上位者的專項,要到北宋末年,一些有錢人才能買茶。

至於北方的遼金,茶葉對他們來說,那是奢侈品,許多貴族都吃不到。

茶葉真正普及,還得到明代。

李倓是吃不習慣這種湯和茶的。

“大王說洛陽貨幣的問題嗎?”楊慎矜的語氣立刻就變了。

“是的,洛陽貨幣。”

楊慎矜說道:“錢重物輕。”

這本是朝廷政務,作為大臣是不能和一個皇族子弟談論的,但楊慎矜說了,顯然是提前有人已經跟他打過招呼。

“何為錢重物輕?”李倓問道。

他很想說,楊慎矜啊,你就別賣關子了,說直白一點。

楊慎矜說道:“貨幣不足,物價很低。”

“有多不足?”

楊慎矜意味深長地看了李倓一眼,他想說點什麼,但又沒有說,短暫的沉默後,只說道:“自當今聖人登基以來,朝廷年鑄造貨幣數量最高只有33萬貫,朝廷需要貨幣總額數萬兆,洛陽尚且缺貨幣,更別說汴州和揚州那種商貿發達之地。”

聽楊慎矜說了這個說句,李倓頓時也深以為然。

後世研究唐史的史學家一直認為大唐有嚴重的錢荒,主要鑄造錢的數量,跟不上商品經濟的發展。

實際上,到了北宋依然缺錢。

宋神宗年間,一年鑄造銅錢300萬貫,此後北宋年鑄造銅錢數額都在200萬貫到300萬貫。

但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滿足商品交易。

所以後來成都一帶才出現了紙幣交子。

大唐更不必說,年造錢巔峰才33萬貫,恐怕流到民間,對商業交易連塞牙縫都嫌細。

這就是典型的通縮。

通縮的局面就是物價低,例如天寶年間一斗米才13文錢。

這是好事嗎?

對於有錢人來說當然是好事,可對於農民來說就不是好事了。

農民根本無法換到貨幣,農民沒有貨幣,就無法享受商業帶來的舒適。

這樣大部分人只能拿著實物,想要交易的時候,也只能以實物交易。

缺乏交易統一標準的社會,吃虧的永遠是弱勢群體。

當然,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是簡單貨幣就能闡述清楚的。

“朝廷對此有何策略呢?”

楊慎矜乾笑了兩聲,問道:“大王對這個問題似乎很感興趣?”

“牽涉到澄心堂的買賣,不得不問。”

“張相公還在的時候,提出的《敕議放私鑄錢》,一直沒有被聖人採納,實際上不採納,民間也有許多私鑄錢幣的,我奉勸大王不要過於關心此事,不僅張九齡沒解決這個問題,當年的宋璟也因為這個問題被罷了相。”

這些李倓當然知道。

李倓說道:“若是如此,王侍御史之前在聖人那裡說的百姓願意出錢幫朝廷運輸調,豈不是……”

楊慎矜的臉色明顯變了。

李倓立刻察覺到了這個變化,他繼續說道:“貨幣不足,王侍御史又要百姓給現錢,百姓去哪裡找現錢呢?”

這個問題還用問嗎?

只能賤賣糧食來換取現錢,交給王鉷。

楊慎矜猶豫了一下,還是想說點什麼,卻依然沒有說,只是道:“大王對朝廷稅賦問的過多了。”

“楊公與王侍御史,還有右相,當時在南薰殿與聖人議論賦稅,小王卻在場,楊公還認為小王問得過多嗎?”

目錄
上門女婿葉辰大唐:李二別陰我,我是你姐夫江山淚:美人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