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軍出征(第1/2 頁)
就算以後,真的有可能會發展到兄弟相爭的情況,他也不願意現在就出手。
所以,無論那些人再怎麼說,他都充耳不聞,沒有采取任何動作。
反而尋了個藉口,敲打一番王府上下所有人。還挑揀出來一些行軍用得上的東西,讓富察容音一併送到和親王府上。
那些幕僚勸諫過兩次之後,看到並無甚效果。且寶親王的臉色,一次比一次冷淡,也就不敢再多說什麼了。
皇家的人,心思難猜啊!
本身他們出這種主意,就冒著被殺頭的風險。
謀害皇子,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誅連九族。
雖然他們都覺得自己是為了王爺好,但是王爺不領情,那也沒辦法,總不能趕鴨子上架吧。
況且他們只是寄居王府上的幕僚,沒有官職,沒有權利,最大的資本,也就是腦子好使一些,能出謀劃策。
但是當這唯一的長處沒有用武之地的時候,自然就消停了。
對此,弘曆表示很滿意。
總算這些人還有點分寸,若真是冥頑不靈,還是趁早趕出去的好。
弘曆養的這些幕僚,或多或少在某方面都有一些長處。
他當初請進府,是想著以後早晚有用得著的地方。
但若是不識時務、固執己見的人,就算有大才,也就不便再留在府裡了。
他可以接受別人出謀劃策,但是不能接受別人替他做選擇。
堂堂親王,可不是能為人左右的。
雍正從下面遞上來的情報中知道了他的所作所為,心中很是滿意。
在他看來,帝王雖然註定是孤家寡人,但是一定要有容人之量。
雖然他是僥倖從奪嫡風波中廝殺出來的,最後成功登基,但是卻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刀劍相向。
好在兒子數量不多,在他剩下的這些時間裡,還能盡力為他們每一個人,都鋪好以後的道路。
這樣即使將來他不在了,他們兄弟之間也不至於鬧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雖說世事未必如人意,但是並不妨礙雍正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到了第四天,玉隱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不再等待,而是選擇主動出擊。
她帶著醫用酒精和一些藥材,直接去了和親王府。
當著弘晝和惠然的面,把東西悉數交給了二人。
玉隱只說自己釀酒時無意中做出了這種東西,發現它能快速降低體溫,也試過能用來處理傷口。
且古籍《五十二病方》當中,就記載過用酒來清理傷患之處。
惠然是她的朋友,如今她的丈夫要出征,自己定然要來送上一送。
行軍打仗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地方,玉隱就想著把這東西送給弘晝,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
畢竟刀劍無眼,如果此物在戰場上真能救人性命,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不至於辱沒了酒精這等好東西。
當然,她是不可能實話實說的,只能找藉口說寫下來的那些使用方法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弘晝還想細問,卻被她轉移話題躲過去了。
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這醫用酒精的妙處所在。
只當是跟烈酒一樣,看玉隱不想多說,也並未深究。
反正這次出征,他自己帶了精通醫術的手下,到時候把東西讓那人看一下,如果真的有用,那自然是極好的。
若是沒用,也無妨。
他雖然相信玉隱不會害他,畢竟兩人無冤無仇。
但是也還是有防人之心的,所以並不會直接取用她送來的東西。
即使他跟這位十七嬸還有屬於兩人的秘密,他們曾經在漱玉樓偶遇,一起喝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