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官兵再臨、虎頭蛇尾(第1/2 頁)
天亮之後,第八師步兵22團化整為零,以連為單位,在周邊搜尋逃散的湘軍,並且號召附近百姓提供線索,還帶著俘虜到處喊話勸降,承諾妥善安置。
種種手段之下,除了少數頑敵被擊斃、一部分逃散之外,又抓獲或收容了3000餘湘軍,連同之前的總共殲敵5861人、俘虜5786人。
時間也到了三月二十二(西曆4月16日)。
得知戰事結束,並且抓獲了將近6000俘虜,楊興飛乘坐熱氣球趕往鵝城。
“回放提示音。”
“玩家部下擊殺官兵5861人,獲得步兵、炮兵、騎兵模板卡共計5861張…”
“誒?”
楊興飛先是一愣,隨即心情些複雜。
爆出步兵、炮兵等模板卡意味著系統對湘軍戰力和意志的認可,如果雙方裝備相近,此戰肯定不會這麼輕鬆。
可惜這麼多血勇漢子都亡於內耗,雙方的立場決定了這一結果,如果戰敗的是興夏軍,他和一眾部下的下場肯定和當年的太平軍、捻軍一樣。
好在湘軍不都是一根筋,否則只能像對待老湘軍那樣,將其全部殲滅了。
“…金幣+;
摧毀敵軍各式火炮16門、重機槍5挺,金幣+9270;
當前金幣餘額;
爆出105毫米克虜伯lefh18榴彈炮17門,鋼珠高爆彈、燃燒彈…
爆出莫辛納甘1891/30步槍5900支,762x54毫米r步槍彈發;
爆出…”
趕到鵝城時,俘虜們也被解押過來,楊興飛從中剔除有吸大煙、賭博等惡習者,留下5786名條件合格的,編為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連,番號分別為步兵27團、炮兵九團、獨立騎兵九營;
被俘的遼隊統領郭長雲、炮隊統領吳元愷、護軍管帶譚表忠也被勸降,分別擔任以上單位指揮官。
上述單位併入鵝城守備旅,該旅更名為興夏軍第九師,旅長鄭惠峰升格為師長。
此戰消耗了大量彈藥,好在步槍彈、手槍彈以及手雷在呂順機器局和兩個船廠都能製造了,大鵬灣的庫存也能跟上近幾次消耗;
陸軍各式炮彈以及兩款迫擊炮也造出了樣品,只是還沒量產,但這次爆出來的綽綽有餘,單兵裝備也是。
因此楊興飛只需要提供軍服和攜行用具,花費金幣買了6000套,多出來的讓第九師入庫備用。
整編結束後,由第九師接防龍門縣,第八師返回大鵬灣一帶休整。
——————————————
湘軍戰敗的訊息四散開來,桂、閩兩省的官兵皆畏縮不前,青廷再次震動;
一番激烈交鋒加推諉扯皮後,青廷決議繼續增兵,“克復”粵城和鵝城。
粵省可是賦稅重地,還是產糧大省,如果拱手讓人,青廷不但顏面大失,而且利益也會嚴重受損。
於是催促出兵的電報分別發往了滇、桂、湘、閩、浙幾省,這幾省總督、提督收到電文後,不約而同地採取了拖字訣,特別是桂、閩兩省,之前可是準備與湘軍一起出戰的,結果湘軍也這麼快就覆滅了,讓這兩省的總督、提督都驚出一身冷汗。
這些省份的駐軍也是廢弛已久的綠營兵,比起湘軍這樣團練軍差得遠呢,對上興夏軍可想而知。
雖說聖命難違,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幫老狐狸的辦法多得是,乾脆採用拖字訣,藉口兵力不足,要招募大量兵力,並以同樣的理由向朝中要錢、要糧、要裝備,能拖一天算一天。
楊興飛摸清以上狀況後放下心來,於是命第七、八、九、十一師以及虎門守備旅大量招募兵員,將現有兵力擴充一倍多